中俄大后方生变?俄罗斯发狠,中国已经做好打算,蒙古被踢出局?在中俄夹缝中生存的蒙古国,为何变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以前俄蒙关系这么好,最近这几年,大俄做生意甚至都不考虑蒙古了,这究竟是为何呢? 蒙古和中俄的关系,得从几百年前说起,清朝时它还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苏联借着时局把它推成了独立国家。 那时候俄蒙关系好得穿一条裤子,苏联给它修铁路、改文字,把西里尔字母硬塞给它用,本质上是把蒙古当成中俄之间的缓冲带,也是自己的势力范围。那时候俄罗斯对蒙古好,是有战略算计的,可不是真心实意帮它发展。 苏联一解体,俄罗斯自身都顾不过来,油价跌、经济垮,哪还有精力管蒙古的死活?这层“老交情”从根上就带功利性,没了利益支撑,自然就淡了。 再看现在的经济账,这才是最实在的,俄罗斯现在做生意不考虑蒙古,纯粹是划不来,你想啊,2024年中俄贸易额都干到2448亿美元了,可中蒙贸易才186.2亿,差了十好几倍。 俄罗斯缺的是大市场、是能稳定买单的伙伴,中国刚好能满足,不管是能源出口还是工业品进口,都是海量需求。 可蒙古呢?全国才330万人,人均GDP才4500美元,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能买俄罗斯多少东西? 更要命的是,蒙古和俄罗斯的经济还撞了车,俩国家都靠卖矿、卖能源过日子,俄罗斯自己的石油、煤炭都愁销路,哪还会跟蒙古做这种竞争生意? 反观中国,2024年占了蒙古近七成的外贸额,蒙古的煤炭、铜矿几乎全靠中国消化,它早就成了中国经济圈的“附属品”,俄罗斯插不上手也没必要插手。 蒙古自己的经济更是烂摊子一堆,这才是它没存在感的病根,300亿美元的外债,人均背一万多美元,外汇储备才54亿,连利息都快还不上了,老百姓只能捐马捐牛羊续命,它就靠挖资源活着,国际矿价一跌,全国经济就停摆。 更糟的是基础设施差得离谱,苏联修的铁路才不到4000公里,公路坑坑洼洼,快递站总共就三五十个,跟内蒙古的1.4万公里铁路、21万公里高速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你想啊,连矿都运不出去,谁愿意跟它做生意?中国帮它修嘎顺苏海图铁路,就是为了更方便拉它的煤炭,不然就它那交通条件,白给的资源都嫌麻烦。 有人说蒙古搞“第三邻国”政策,抱美日欧的大腿,想平衡中俄,这纯属自不量力,西方国家看中的是它的地理位置,想把它当成牵制中俄的棋子,根本不是真心帮它发展,就像日本外相跑去催它谴责俄罗斯,欧盟大使扎堆开记者会施压,可蒙古敢吗? 它92%的能源都靠俄罗斯供应,经济全靠中国托底,只能在联合国投弃权票装糊涂,这种两头摇摆的外交,让中俄都对它有戒心,俄罗斯觉得它胳膊肘往外拐,中国觉得它不靠谱,自然不会把它当成核心合作伙伴。 中蒙俄经济走廊搞了这么久,蒙古也就是个“过路的”,中俄直接合作效率更高,根本不用借它的道。 还有个扎心的对比,就是内蒙古,同样是蒙古族,内蒙古靠着中国的扶持,钢厂、光伏电场遍地都是,快递站比乌兰巴托多好几倍,人均GDP是蒙古的三倍多。 蒙古人自己都跑到内蒙古倒腾生意,卖牛羊肉换电器,连不少年轻姑娘都愿意留在这边过日子,觉得家里男人不争气,又懒又爱喝酒。 最近蒙古喊着要恢复传统蒙文,想跟内蒙古拉近乎,可这有啥用?文字改回来,经济上的差距改得回来吗?没有产业支撑,光靠文化寻根,根本撑不起国家的存在感。 其实蒙古的位置本该是优势,夹在两个大国之间,要是会借力,完全能靠中转、靠互补发展起来。 可它偏偏走了歪路,苏联在时跟着苏联跑,苏联倒了又想抱西方大腿,把最该搞好的邻里关系晾在一边。 中俄现在根本没必要“针对”它,因为它的分量还不够,俄罗斯忙着跟中国搞能源合作,中国忙着消化蒙古的资源,两国的合作直接绕开了蒙古,它自然就成了旁观者。 说到底,蒙古国没存在感,既不是俄罗斯“发狠”,也不是中国“算计”,而是自己实力太弱、战略太蠢。 历史给了它缓冲带的位置,可它没抓住发展的机会,经济单一、外交摇摆,把一手不算差的牌打烂了。 现在中俄合作越来越深,蒙古要是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会越来越边缘化,再过几年,可能真没人记得它了。
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
【1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