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警告:中国已养成了一个危险的新习惯,即低估美国的报复意愿和能力,纽约时报今天刊文,表示中国的出手表明,中国认为自己非常的自信,而且有实力,谁料美媒话锋一转援引专家观点表示,中国应该担心的是出招过猛,政府官员对特朗普会发起的强烈反击估计不足。 尤其拿11月1日要加征100%关税说事儿,宣称这是“双重打击”,能把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压垮。这话听着吓人,可稍微琢磨琢磨实际情况,就知道全是虚张声势,压根站不住脚。 首先得弄明白,这次关税威胁是怎么来的,根本不是中国主动“出招过猛”,而是美国先挑的事。 中国前不久依法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本来是履行防扩散义务的正当做法,提前都跟相关国家通报过,民用用途的合规申请照样能过,根本不是什么“封锁”。 可特朗普立马跳出来,在社交平台上发了通言,说要加征100%关税,还放话搞软件管制,连个正式的总统行政令都没有,纯属自媒体层面的叫嚣。 这哪是“报复”,分明是输不起就耍横,典型的双重标准——美国自己搞了3000多项出口管制,连0%含量的规则都用上,却不许中国依法完善管制体系,天下哪有这道理? 再说说美国所谓的“报复能力”,这两年的事实早把底裤都露出来了,就说今年4月,美国想打压中国造船业,宣布对中国船舶收高额港口费,一艘10万吨的油轮一次就要多交500万美元,几乎吞掉全部利润。 结果中国第二天就宣布对等反制,对美国船舶收特别港务费,力度一点不含糊,这下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航运、能源、汽车行业全炸了锅——美国80%的LNG出口要租中国的船,进口车也靠中国运输船,成本一涨全传导到消费者身上,通胀压力立马就来。 特朗普没等措施落地就赶紧改口,把收费标准降了近七成,还给能源商开豁免后门,这不就是赤裸裸的退缩吗?连《华盛顿邮报》都承认,跟中国打贸易战,美国处在弱势地位。 现在又喊着加征100%关税,说白了就是故技重施,想靠威胁占便宜,可谁还会信? 那些专家说中国“低估报复意愿”,更是睁眼说瞎话,中国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就没怕过美国的关税大棒。 当年特朗普加税500亿美元,中国10小时内就对等反制,专挑大豆、汽车这些特朗普票仓的产品下手,直接打疼了美国农民和财团,逼得他自己先软化态度。 这几年中国早把美国的套路摸透了,知道他们就是把关税当谈判工具,看似强硬实则心虚。 这次美方威胁一出,美股一天就蒸发2万亿美元,美国农民协会直接喊话“贸易战对所有人都伤害”,连经济学家都骂这是“最糟糕的时机”。 中国要是真低估了他们,能这么从容应对吗?分明是美国专家自己低估了中国的准备和美国国内的矛盾。 至于说“双重打击”压垮中国企业,更是没看清中国这些年的变化,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手里的牌可比以前硬多了,稀土管制只是其中一张,中国造的滚装船和LNG运输船占了全球半壁江山,美国能源出口离了这些船根本玩不转。 而且中国早就开始开拓其他市场,大豆从南美买,出口往东南亚、欧洲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一直在降。 反观美国,农业、能源、航运三大支柱行业都指着中国市场,中国一暂停采购大豆,美国农场主就损失惨重,出口降了近20%。 这种互相依赖里,谁更离不开谁,明眼人一看就懂。特朗普自己也清楚,真把中国惹急了,国内这些行业的压力能把他的选票都冲垮,所以才留着谈判的余地,说撤销稀土新规就可能放弃加税,这哪是“强烈反击”,分明是给自己找台阶下。 说穿了,美国专家的警告就是想给中国泼冷水,让中国在谈判中让步,可他们忘了,中国的自信从来不是凭空来的,是靠一艘艘轮船、一个个芯片、一次次精准反制攒出来的。 2018年我们能扛住贸易战,2025年的今天更不会怕,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了这么多年,除了让美国国内通胀高企、企业叫苦,没占到半点便宜。 现在又想故技重施,别说中国政府有准备,就连美国自己的市场和行业都不答应。 那些担心中国“出招过猛”的人,其实是没搞懂大国博弈的逻辑。中国从来不会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任人欺负。 美国先动手,中国再反击,力度对等、精准可控,就像船舶收费只征五个航次,稀土管制留足民用空间,这叫有理有节,不是“过猛”。 反倒是美国,动辄就用关税威胁,一点规则都不讲,最后只会把自己的信誉败光。 所以说,美国专家的警告更像是给自己壮胆,中国不是低估了美国,而是看透了他们的虚张声势;中国的自信也不是盲目自大,而是有实力和准备做底气。 真要打贸易战,中国奉陪到底,但最后谁先扛不住,历史和数据早就给出了答案。
中美全面开打,大量中国产品被美国下架,荷兰得令,强抢中企资产中国产品被一夜间扫
【244评论】【1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