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民众开始意识到,欧盟大概率不会接纳他们的国家,尽管并非所有人都得出了这一结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5 18:24:41

乌克兰民众开始意识到,欧盟大概率不会接纳他们的国家,尽管并非所有人都得出了这一结论。 10月14日,从 Politico 的报道里能清晰看到,全面战争打了三年多,乌克兰人眼里的欧洲 “团结” 早就开始褪色,但真正看透欧盟不会接纳自己的人,确实只有五分之一,剩下的大多还揣着不切实际的期待。 这种认知鸿沟里藏着太多欧洲的 “表演” 和乌克兰的 “执念”,仔细掰扯开全是现实的冷笑话。 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 2025 年七八月份的民调挺有意思,53% 的人还相信十年后能成为繁荣的欧盟成员国,40% 的人觉得不太可能,但这 40% 里真正明确 “肯定不会被接纳” 的,刚好凑够五分之一。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多数人还被欧盟的 “打卡式送温暖” 蒙着 ——10 月 14 号卡拉斯刚在基辅移交了 650 万欧元的设备,转头又承诺给 1 亿欧元修发电站建庇护所,加上之前说的 8 亿欧元过冬资金,表面看欧洲人好像挺够意思。 可这些钱全是 “救急钱”,跟入盟的 “门票钱” 根本不是一回事,就像给饿肚子的人塞了块饼干,却绝口不提让他进家门吃饭。 欧盟自己的规矩早把路堵死了,“哥本哈根标准” 里写得明明白白,稳定的民主制度、法治和反腐是硬杠杠,乌克兰偏在这些地方不断 “踩雷”。 2025 年 3 月欧盟的入盟进展报告第一次把 “行政权力扩张影响民主” 列为重点问题,毕竟乌克兰议会直接通过决议把地方选举拖了一年半以上,战时权力越攥越紧。 更要命的是他们自己的 “欧洲一体化委员会” 都承认,再这么搞权力集中,入盟谈判得从 “制度对接” 倒退回 “预备阶段”,一耽误就是三到五年。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早放了话,限制反腐机构独立性就是自断入盟路,可乌克兰这边连基本的改革承诺都没兑现,欧盟委员会都放风说 12 个月内改不了,500 亿欧元援助就得冻结。 欧洲内部的分歧更是把 “不接纳” 写在了脸上。波兰这个曾经的 “反俄先锋”,2025 年 4 月跟着匈牙利一起暂停进口乌克兰农产品,连过境都不让,理由是乌克兰粮食让波兰粮价跌了 32%,农民开着拖拉机堵边境抗议,副总理卡钦斯基直言 “要优先保本国公民利益”。 保加利亚跟着要搞禁令,欧盟内部的贸易裂痕一下就撕开了。德国更直接,早就暗示基辅得接受领土丧失的事实,根本没把 “帮乌克兰收复全部领土” 当入盟的前提。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绝,公开说 “乌克兰入盟会摧毁欧洲价值观”,8 月还直接否决了含支持入盟内容的欧盟联合声明,放话要行使否决权。法英牵头搞的 “志愿联盟” 31 国开会,结果意大利、希腊明确说不派兵,德国态度暧昧,连个像样的协议都没达成,所谓的 “支持” 全是场面话。 更讽刺的是,乌克兰的乐观情绪全靠民调和宣传撑着。2024 年 12 月还有 57% 的人相信入盟前景,到 2025 年 6 月跌到 43%,好不容易 8 月又回升到 53%,可这数据连专家都不信。 克里米亚的政治学家直接说,基辅管控着所有媒体和社会组织,根本搞不了公正调查,这就是 “尾巴摇狗” 式的操纵。 那些相信入盟的人,要么没看清欧盟的 “双重标准”—— 一边给点小钱应急,一边在入盟标准上寸步不让;要么被泽连斯基政府的表态骗了,毕竟泽连斯基去布鲁塞尔要 1400 亿欧元贷款,卡拉斯连句准话都没给,却还在说 “长期支持”。 这五分之一的清醒者,其实是看懂了欧洲的 “算盘”:欧盟要的是一个能牵制俄罗斯的 “缓冲区”,不是一个需要砸钱补贴、还带着战争包袱的新成员。 波兰怕农产品冲击市场,德国怕惹恼俄罗斯,匈牙利更不想为别人的战争买单,连瑞典、捷克都在喊 “法治是红线”,这些信号堆在一起,明眼人都该明白入盟是镜花水月。 可剩下的人还抱着 “十年之约” 的幻想,毕竟从 2014年就盼着靠欧洲翻身,哪怕现实里改革倒退、盟友反目,也不愿承认那五分之一的人可能才是对的。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