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 美国总统突然宣布了! 10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宣称:“谁想加

红雯看国际 2025-10-15 19:02:52

刚刚发生 美国总统突然宣布了!

10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宣称:“谁想加入金砖国家都没问题,但我们会对你们国家征收关税。大家都退出了。他们都退出了金砖国家。他们甚至不再提金砖国家了。”

但是现实恰恰相反,金砖国家不仅没散伙,反而朋友圈越来越大,印尼今年初成了正式成员,越南也成了伙伴国,“金砖大家庭”已经扩大到11个正式成员和10个伙伴国,占了全球经济的近三成。

金砖国家占全球GDP比重已从2009年的18%升至2025年的31%,而同期G7份额从65%滑落至42%。这种实力对比的根本性变化,正是特朗普言论与现实严重脱节的深层原因。

印尼在2025年1月成为金砖第11个正式成员,这个选择背后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战略考量。印尼总统普拉博沃的智库团队做过推演:加入金砖可使该国获得更稳定的能源供应(俄罗斯石油)、更广阔的市场(中国和印度)、以及更优惠的基建融资(新开发银行)。而留在美国体系内,只能得到时断时续的贸易优惠和附带政治条件的援助。

更关键的是金融安全网。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规模已达2000亿美元,这对经常项目赤字常年维持在GDP3%的印尼来说,比IMF的苛刻贷款条件更有吸引力。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直言:"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伙伴,不是动不动就制裁的教师爷。"

特朗普威胁的"征收关税"之所以威慑力下降,源于金砖国家建立的本币结算体系。2025年前8个月,金砖内部贸易本币结算比例已达38%,较2020年提升26个百分点。俄罗斯向印度出口石油收卢比,中国从南非进口矿产付人民币,这种"去美元化"实践正在削弱美国关税武器的威力。

更厉害的是金融基础设施,金砖国家支付系统(BRICS Pay)已实现成员国间实时清算,交易成本仅为SWIFT系统的三分之一。

印度塔塔集团向巴西出口软件,资金到账时间从3天缩短至7小时,这种效率提升让企业主动选择新系统。

金砖国家虽明确定位为经济合作平台,但安全合作已悄然展开。2024年11月,中国、俄罗斯、伊朗在南印度洋举行首次联合反海盗演习;2025年3月,南非、埃及、阿联酋在红海开展海上联巡。这种软安全合作,正逐步构建起独立于美国海军体系的海上安全网络。

更值得关注的是情报共享机制,金砖国家反恐工作组已实现可疑船只数据实时交换,这种非传统安全合作,比正式的军事同盟更具灵活性,也更容易被成员国接受。

特朗普的言论暴露美国战略界的认知滞后。布鲁金斯学会的最新报告仍用"松散论坛"定义金砖,忽视其机制化建设取得的实质进展。更严重的是,美国智库普遍低估了全球南方国家寻求战略自主的强烈意愿。

这种误判源于信息茧房,美国务院东亚局的内部简报仍将金砖扩员称为"临时拼凑",却不知道新开发银行的项目评估标准已超越世界银行。沙特王储的经济顾问曾私下感叹:"美国人还在用望远镜看世界,其实望远镜早就换了主人。"

金砖国家的成功在于其包容性治理模式。新开发银行的贷款不附加政治条件,项目审批周期比世行短60天;金砖疫苗研发中心实现知识产权共享,这与欧美药企的技术垄断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具吸引力。

更深远的是议程设置权,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倡导"非选择性"原则,反对将气候变化、人权等问题武器化。这种立场在饱受西方双重标准之苦的发展中国家引起强烈共鸣。

2025年金砖国家内部贸易额预计突破8万亿美元,是成立时的12倍。更具指标意义的是价值链整合——巴西铁矿石在中国加工成钢板,运往印度制造拖拉机,再出口到南非农场。这种区域内循环,正减弱外部市场波动的冲击。

能源合作更是亮点,俄罗斯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通过"北极航线"直供中国,运输成本比经苏伊士运河低40%;沙特阿美与中石化合资的炼厂使用人民币结算,规避了美元汇率风险。这种深度绑定,使制裁威胁日益失效。

2026年金砖峰会将在莫斯科举行,预计讨论建立共同能源市场;2027年新开发银行可能启动扩员,吸纳更多伙伴国;2028年本币结算比例目标提升至50%。这三个里程碑,将决定金砖机制的终极高度。

特别要关注数字领域合作。金砖国家正在开发的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可能成为颠覆现有金融秩序的奇兵。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如同对着潮水呐喊,而金砖国家的扩员潮继续浩浩荡荡向前。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正在取代霸权式的旧秩序。

当印尼的棕榈油、俄罗斯的天然气、中国的工业品、印度的软件在金砖框架内自由流动时,这些具体而微的合作成果,比任何政治宣言都更能证明:未来属于开放包容的多极世界,不属于闭关自守的霸权幻想。

大家认为我说的对吗?来聊聊:

0 阅读:152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