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终于接起美方电话,关于稀土管制,中方一步不退 14日,商务部发言人回应了

史鉴奇谈 2025-10-16 10:03:19

商务部终于接起美方电话,关于稀土管制,中方一步不退 14日,商务部发言人回应了美方扬言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事。发言人首先反驳了美方声称的“中方没有提前通报,还在事后拒接电话”,明确表示,措施出台前中方就通过双边机制向美方进行了通报,13日中美还进行了工作层会谈。   要知道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商品,全球产业链里中国的分量谁都没法忽视。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0%左右,但冶炼分离产能占了85%以上,不管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还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甚至是美军装备里的精密仪器,都离不开这玩意儿。美方之前一边喊着“供应链脱钩”,一边又舍不得放弃中国稀土的低成本和高纯度,现在看到中方出手管制,急得跳脚也不奇怪。   美方这次放话要加征100%关税,说白了就是想逼中方松口。但他们好像忘了,之前几次贸易战里,加关税最后坑的是谁。2018年那波关税加完,美国本土的家电企业成本涨了15%,汽车制造商光稀土相关部件采购就多花了20亿美元,最后这些成本还不是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导致当年感恩节前后的家电价格普遍涨了两成。   中方这次搞稀土管制,也不是临时起意。早在2021年就修订了《稀土管理条例》,明确要规范稀土开采和出口,去年又把几种关键稀土材料纳入出口许可管理,一步步都是按规矩来。而且中方反复强调,管制不是为了搞贸易对抗,而是为了保护稀土这种不可再生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导致的生态破坏——内蒙古的稀土矿区,之前因为无序开采,每生产1吨稀土就得破坏2000吨表土,现在搞管制也是在补生态账。   美方现在拿“没提前通报”说事儿,其实是自己心里没底。他们国内的稀土产业链断了快20年,2022年才在得克萨斯州建了第一个稀土加工厂,到现在产能还不到中国的5%,而且技术落后,提炼出来的稀土纯度只有99.5%,根本满足不了芯片制造需要的99.999%纯度要求。去年美方从中国进口的稀土量还涨了12%,现在突然面临管制,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货源。   13号的工作层会谈里,中方也把话说得很透彻:稀土管制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符合国际规则,美方要是想通过加关税施压,那是找错了方向。而且中方已经明确,后续会根据国内资源情况和全球产业链需求,动态调整管制措施,但核心原则不会变——不能让中国的稀土资源,变成美方用来遏制中国发展的工具。   美方现在有点骑虎难下。一方面,国内的军工企业已经开始喊缺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上个月就跟美国防部抱怨,说F-35战斗机的发动机稀土部件库存只够维持半年生产;另一方面,要是真加征100%关税,美国的新能源企业又得倒霉,特斯拉上海工厂用的稀土电机要是换美国本土采购,每辆车成本得涨3000美元,马斯克之前就公开反对过加关税,这次估计又得出来发声。   中方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这几年一直在推动稀土产业链升级,不仅在江西、广东建了世界级的稀土新材料产业园,还突破了“稀土永磁体无重稀土化”技术,现在生产的永磁体不用依赖重稀土,也能达到同等性能,等于在关键技术上卡了自己的“备份”。而且中方还在跟巴西、澳大利亚合作开发稀土矿,虽然这些国家的稀土品味不如中国,但能进一步丰富供应链,避免被美方反制时陷入被动。   美方可能还没搞明白,现在的贸易博弈早就不是谁嗓门大谁赢。中方这次接起电话,不是怕了他们的关税威胁,而是不想让沟通渠道彻底中断,毕竟全球产业链需要稳定。但沟通不代表妥协,稀土管制涉及资源保护和国家安全,中方一步都不会退。   要是美方真的硬着头皮加征100%关税,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相关产品总额是18亿美元,加征关税后,美国企业要么多花钱买中国的货,要么花更多钱从其他国家买劣质货,不管哪种选择,都会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中方这边,已经在拓展稀土应用的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这些领域对稀土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就算出口少了,国内市场也能消化一部分产能。   商务部发言人在回应里还提到,希望美方理性看待中国的产业政策,不要动辄用关税施压,毕竟现在全球经济复苏本来就难,贸易对抗只会让情况更糟。但从美方之前的表现来看,他们能不能听进去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中方在稀土问题上的立场很坚定,不会因为美方的威胁就改变自己的节奏,毕竟这是关系到资源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大事,一步都不能让。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