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退出!拉脱维亚退出!爱沙尼亚退出!波兰和芬兰也退出!3月,挨着俄罗斯的国家突然集体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宣布要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要知道,这个《渥太华禁雷公约》是联合国在1997年推的,主旨很高大上——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反人员地雷。简单点说,就是“谁也别往地上埋炸弹,毕竟炸到平民不好看”。 当时签了这个公约的国家多达160多个,大家都觉得这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大步。可如今,这五个国家突然说“不干了”,这不等于当众撕脸么? 那问题来了,他们为啥突然集体“反水”?难道是想重拾冷战的老路?其实原因比你想的更现实——他们怕。真的,怕到骨子里。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整个东欧的安全感就被掏空了。尤其是挨着俄罗斯的那些国家,每天都提心吊胆。 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仨波罗的海小国离俄罗斯的边境几乎就是“隔壁老王”的距离。那边炮一响,这边窗户都得震三震。 再加上他们以前都是苏联的“前成员”,对俄罗斯的强硬作风太有阴影。现在看到乌克兰打成那样,他们立刻想到了自己,“要是哪天轮到我呢?”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笨办法”:既然守不住,那就埋雷。地雷这种东西,说不上高科技,但非常有效。你要真打进来,至少得先踩几脚才行。 对他们而言,退出公约重新部署地雷,反而能换来一点心理安慰。虽然听上去残酷,但他们觉得,这才叫安全感。 别以为他们真想当“战争狂人”,其实这更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东欧这些小国,国土不大,军力一般,说白了就是北约的小弟。 平时喊得最凶,但真打起来,他们的后援全得看美国脸色。可问题是,他们对北约现在的“保护”已经越来越不信了。 为什么?因为乌克兰就是最好的例子。眼看乌军伤亡惨重,北约各国也就嘴上安慰几句。东欧国家一看,这谁顶得住啊?要真有一天俄罗斯过来,我还指望北约出兵?怕是只会给我发几箱头盔和睡袋。 所以他们才干脆自己动手,退出公约,恢复地雷。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生存才是硬道理。地雷虽然不人道,但能救命。 那时候要是有人真从边境冲进来,你一句“人道主义”拦不住对方的坦克。现实的世界,从来都不是道德比拼,而是拳头说话。 波兰和芬兰的退出更说明了问题。波兰这几年一直在疯狂扩军,买坦克、买导弹,生怕自己成下一个乌克兰。芬兰呢?更直接,刚刚加入北约没多久,却第一个宣布退出禁雷公约。 原因很简单:它有1300多公里的边境线直接贴着俄罗斯。你让它完全信任北约?那是不可能的。北约的援军真要从德国或者法国赶来,可能等到那时候,芬兰的边境早被推平了。 有人说,这些国家退出公约,会不会让人类文明倒退?从理想主义的角度看,确实是的。毕竟地雷是战争里最阴险、最持久的武器之一。它不挑人踩,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还能炸到平民。 过去柬埔寨、阿富汗的地雷清理花了几十年,现在这些国家又要重新铺一遍,这听着确实让人心凉。 但换个角度想,他们这样做,也是在对现实做出反击。说白了,人道主义在和平年代很好听,在战火边缘就变成了奢侈品。 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天天担心被入侵的国家去做圣人。对他们来说,安全比人权更重要。因为没了国家,谈什么人权? 这事其实也暴露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北约这层“保护伞”,已经开始漏雨了。过去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仿佛抱上了金大腿,觉得从此安全无忧。 结果这几年下来,他们发现这大腿不是钢铁,是橡皮。遇上真刀真枪的威胁,北约的反应慢得像乌龟。 乌克兰一场战争,直接让东欧国家明白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与其等北约开会,不如先埋好地雷。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欧洲又要回到冷战时代?其实不需要回去,它已经在路上了。现在的东欧,正在悄悄重建“前线防线”,地雷、掩体、防空系统,统统回归。 和平的那套说辞还在,但背地里,每个国家都在为最坏的打算做准备。世界正在重新变得紧张,尤其是那些挨着俄罗斯的国家,他们早就嗅到了战争的气息。 这次东欧国家集体退出禁雷公约,也许在联合国看来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但在他们自己眼里,却是“最后的理智”。毕竟,在现实面前,理想往往排不上号。就像那句话说的“人类的文明,永远被恐惧打断。” 他们的退出,也是一种宣告,和平不是靠公约维持的,而是靠实力、靠威慑、靠准备。当安全和人道发生冲突,绝大多数国家都会先选安全。毕竟,没有安全,哪来的仁慈?
立陶宛退出!拉脱维亚退出!爱沙尼亚退出!波兰和芬兰也退出!3月,挨着俄罗斯的国家
当永安
2025-10-16 11:48: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