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锦赛男乒虽成功夺冠,主教练王皓的排兵布阵却遭到不少球迷质疑。 争议的核心在于,王皓始终未给向鹏、周启豪安排上场机会,反而坚持使用王楚钦与梁靖崑,即便两人状态与身体状况都显露出疲态。 球迷直言,这样的决策过于保守,错失了在国际舞台锻炼新人的绝佳机会。 不少人提到,王楚钦在赛事期间明显透着疲惫,梁靖崑则一直受腰伤困扰,两人全程超负荷运转,每场关键战几乎都要扛下重任。 反观向鹏,近期状态十分出色,不仅拿下 WTT 仁川冠军赛冠军,还在中国大满贯赛事中杀进四强,竞技状态正处于上升期。 周启豪虽近期曝光度稍低,但作为国家队重点培养的小将之一,也急需国际赛事经验积累,可两人全程只能坐在替补席,连热身机会都寥寥无几。 球迷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亚锦赛虽属重要赛事,但相较于奥运会、世乒赛,竞争压力与舆论关注度相对较低,本是锻炼新人的理想舞台。 不少人认为,即便王皓坚持以小将主打,就算最终丢掉亚锦赛金牌,舆论也会给予宽容,毕竟 “锻炼新人” 本身就具备合理的出发点。 可王皓偏偏选择顶着重压,让王楚钦、梁靖崑、林诗栋等主力超负荷运转,完全放弃了这个低压力试错的机会。 有人进一步分析,王皓的决策暗藏风险。 若半决赛真的出现意外,比如主力因疲惫或伤病发挥失常,导致队伍被日本队淘汰,届时他面临的舆论压力只会更大,甚至可能被骂 “葬送好局”。 毕竟球迷能接受 “为锻炼新人丢冠”,却很难容忍 “死用主力还输球”,两者的舆论容忍度天差地别。 而王皓偏偏选择了后者,既让主力承受额外负担,又没能给新人成长空间,被批 “不明智” 也在情理之中。 从向鹏的角度来看,错失亚锦赛机会更显可惜。 他此前在 WTT 赛事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竞争力,面对外协选手时敢打敢拼,技术风格也逐渐成熟,急需在亚锦赛这样的洲际赛事中进一步检验实力。 若能获得上场机会,无论是对阵弱旅积累信心,还是与强手交锋查漏补缺,对他未来冲击主力位置都有极大帮助。 可王皓的保守安排,让他只能在替补席看着队友征战,错失了宝贵的实战锻炼机会。 也有部分声音理解王皓的考量,认为亚锦赛夺冠关乎队伍士气与国际排名,作为新上任的主教练,他需要用冠军证明自己的执教能力,不敢轻易冒险。 而且王楚钦、梁靖崑虽有疲态,但大赛经验丰富,关键时刻的稳定性确实比小将更有保障,选择他们也是为了 “稳拿冠军”。 可这种 “求稳” 的思路,恰恰与球迷期待的 “长远培养” 相悖,也让排兵争议愈演愈烈。 如今争议仍在持续,球迷希望王皓未来能在 “保成绩” 与 “练新人” 之间找到平衡。 毕竟国乒的长远发展,既需要主力队员支撑当下,更需要新人快速成长接棒未来。 亚锦赛本是绝佳的过渡窗口,却因保守排兵留下遗憾,也让大家对后续世乒赛、奥运会的阵容选择多了几分担忧。 若王皓始终坚持 “死用主力”,不仅可能透支核心队员的身体,还会延误新人成长,最终反而不利于队伍的长期竞争力。 信源:王皓布阵三点遭质疑!亚锦赛男乒险翻船,林诗栋王楚钦顺序搞反-老赵说说事
亚锦赛男乒虽成功夺冠,主教练王皓的排兵布阵却遭到不少球迷质疑。 争议的核心在于
高干评世界
2025-10-16 20:43:55
0
阅读:1025
用户16xxx12
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