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国产的人造钻石粒径≤50μm,必须要经过审批才能出口。 粒径≤50μm的人造钻石可不是商场里卖的钻石首饰,看着不起眼,细得跟头发丝的三分之一似的,肉眼瞅着就像白糖末,但却是实打实的“工业牙齿”,硬度跟天然钻石一模一样,高端制造业离了它根本玩不转。 就说芯片行业吧,现在 7 纳米以下的芯片切割,刀头必须嵌上这种细到微米级的人造钻石微粉,不然切出来的晶圆要么边缘毛糙得跟砂纸似的,要么直接碎成渣,根本没法用。 去年美国英特尔公司就栽过这跟头,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他们找了家美国本土的小厂供货,结果那微粉粒径不均匀,最大的差了 3 微米,切出来的 1.2 万片 7 纳米晶圆全成了废品,光这一下就损失了 3 亿多美元,最后还是乖乖回头找河南的供应商补货,你说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还有航天领域,美国 SpaceX 搞星舰发动机,那涡轮叶片硬度比普通钢材高 10 倍,之前用德国产的立方氮化硼砂轮打磨,磨出来的叶片弧度差了 5 微米,结果试车的时候叶片过热,直接报废了两台发动机,后来换成中国含 5 微米人造钻石微粉的砂轮,精度一下就达标了,现在星舰的发动机打磨,没中国这 “白糖末” 都不敢开工,生怕再出岔子。 再看中国在这行的地位,说垄断都算谦虚的。全球工业级人造钻石年产量大概 12 亿克拉,中国一家就占了 9 亿克拉,尤其是粒径≤50μm 的高端微粉,中国产能占了全球的 85% 以上。 河南的黄河旋风、中南金刚石这两家龙头企业,单家一年就能产 1.5 亿克拉 5μm 以下的微粉,顶得上美国、英国、德国所有工厂加起来的总和。 国外不是不想自己搞,比如美国的元素六公司,算是全球有名的人造钻石企业,可他们生产 5μm 微粉的成本比中国高 3 倍,产能还只有黄河旋风的十分之一,想跟中国抢市场,根本没竞争力,就像拿着锄头跟收割机比种地,不是一个量级。 德国博世集团之前也想搞替代,用立方氮化硼做汽车轴承的抛光材料,结果抛光后的轴承表面精度差了 20 微米,装到汽车上后,轴承寿命直接缩短了一半,客户退货率从平时的 2% 一下涨到 35%,博世赔了不少钱,最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地从中国进口,你说这替代品要是管用,谁还愿意花这冤枉钱? 更关键的是,这东西比稀土还难替代。稀土虽然中国占了 70% 左右的产能,但澳大利亚、缅甸也有不少储量,而且还有回收技术,实在不行还能凑活。 可这高端人造钻石微粉不一样,技术壁垒高得很。生产这玩意儿需要 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国西安交大研发的设备能把粒径误差控制在 0.5 微米以内,就跟用尺子量头发丝还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似的。 国外仿造了 5 年都没搞定这个精度,就算现在砸钱建厂,至少得 3 到 5 年才能出合格产品,短期内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根本就是做梦。 美国为啥急?因为他们的高端制造太依赖这东西了。美国半导体行业每年需要的人造钻石微粉里,85% 都得从中国进口,本土产能连 15% 都不到,大部分工厂的库存也就够撑 3 到 6 个月。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的工厂,每月得用 25 吨 10μm 的微粉,之前全是从河南运过去的,现在听说要审批,他们找遍了欧美所有供应商,最多只能凑够每月 5 吨,没办法只能暂时缩减产能,这直接影响了苹果新机型的芯片供应,苹果都开始跟美国政府抱怨了。 还有美国的航空航天企业,比如波音公司,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叶片抛光,也全靠中国的微粉,要是供应跟不上,飞机生产线都得停,你说万斯能不急吗?劝中国冷静,说白了就是怕中国把这 “阀门” 捏得太紧,让美国的高端制造没了 “牙齿”,只能干着急。 而且商务部这招特别精准,只针对粒径≤50μm 的工业级人造钻石,根本不碰那些做首饰的培育钻石,既不影响普通消费者,又能精准掐住高端制造的关键环节,就像打蛇专门打七寸,不跟你瞎耽误功夫。 之前有些国家总想着在芯片、新能源这些领域卡中国的脖子,现在好了,中国拿出这 “白糖末” 似的杀手锏,让他们也尝尝供应链被卡的滋味。 你想啊,要是这审批再严点,国外的高端工厂要么停产,要么就得花好几倍的价钱买劣质货,不管选哪个,损失的都是他们自己。 这哪是简单的出口管制,简直是给全球高端制造立了个规矩 —— 想用好东西,就得跟中国好好谈,别总想着搞小动作。 所以说,这看似不起眼的 “白糖末”,比稀土还致命,不是因为它多稀有,而是因为中国在这领域的技术和产能都攥得死死的,国外既没法替代,又离不开,现在中国一出手,他们自然就得慌神。 毕竟高端制造这碗饭,不是光靠喊口号就能吃的,得有真东西撑着,而中国现在手里的这把 “工业牙齿”,就是最硬的底气。
凌涛这话说得够狠!朱立伦躲着不出面,他倒直接放话“新主席敢剑走偏锋就开记者会”,
【4评论】【1点赞】
用户11xxx47
西方这么多诺贝尔奖的得奖者,为什么不去研究这个卡脖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