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小雅结婚第三年,才发现自己的婚事成了姑妈眼里的“生意”。 那天下午,小雅婆婆

空评你好趣事 2025-10-17 11:53:44

闺蜜小雅结婚第三年,才发现自己的婚事成了姑妈眼里的“生意”。 那天下午,小雅婆婆无意中提起:“当年那介绍费,你姑妈是不是嫌我们给少了?后来非要补到五千。”小雅愣住了,她清楚地记得,当初姑妈转达的可是“男方红娘嫌少”。 带着疑惑,小雅悄悄联系了婆婆的同学陈阿姨。电话那头,陈阿姨一脸懵:“三千?我觉得挺好啊,还是你姑妈非说按照规矩五千起步,不然不吉利……” 真相像盆冷水泼下来。原来所谓“男方红娘嫌少”,完全是姑妈自导自演的戏码。就为那两千块钱差价,亲姑妈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小雅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她想起订婚那天,姑妈拉着她的手说:“姑就你这么一个侄女,只要你幸福,姑做什么都愿意。”当时她还感动得眼眶发红,现在想想真是讽刺。 这让她不由地感叹,亲情在金钱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小雅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小时候姑妈带她去公园,省下早饭钱给她买发卡;大学时姑父生病,她连夜坐火车回来照顾……那些温情难道都是假的吗?就为两千块钱,至于吗? “也许你姑妈觉得这是她应得的,”丈夫试着开解,“现在很多媒人都指望说媒赚钱,她可能觉得辛苦一场,多拿点也是应该的。” 小雅苦笑着摇头。她难过的不是钱,而是姑妈选择了欺骗,而且还是用这种拙劣的方式。要是姑妈直接开口说:“小雅,姑为你的婚事没少操心,能不能多给点辛苦费?”她一定会想办法多补偿姑妈。可偏偏,姑妈选择了最伤人的方式。 小雅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案例,有些媒人为抽取高额婚介费,甚至会哄抬彩礼价格。相比那些职业媒人,姑妈的行为或许不算最恶劣的,但正因为是亲人,所以更让人觉得心寒。 在民政局工作的表姐告诉小雅,现在不少婚介机构都会与红娘瓜分介绍费,可那都是明码标价的交易。而亲戚之间,一旦把亲情明码标价,味道就全变了。 小雅好几天没睡好觉。母亲劝她:“好歹是你姑妈,一笔写不出两个姓。”父亲则闷头抽烟:“要不我去说说她?” “不用了。”小雅摇摇头。她想起找法网上律师们的建议:遇到亲戚欺骗,如果金额不大且希望保持亲情,可以先尝试协商。 周末,小雅买了姑妈最爱吃的点心,独自登门。她没提介绍费的事,只是闲聊家常。临走时,姑妈塞给她一罐自己腌的咸菜,嘴里念叨着:“你小时候最爱就这口喝粥了。” 那一刻小雅明白,亲情很复杂,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姑妈或许一时贪心,但几十年的疼爱也不是假的。就像那对为拆迁款反目的老李夫妻家,女儿虽然愤然离去,可心底何尝不渴望真正的亲情。 小雅最终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不是懦弱,而是选择了更重要的东西——她不想用姑妈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不想让这段亲情彻底变质。但她悄悄给自己提了个醒:往后与姑妈相处,亲情归亲情,钱账要分明。 事情过去小半年了,小雅和姑妈依旧来往,只是心里多了道防线。而那道关于两千块钱的裂痕,就像碗上细细的釉裂,不仔细看看不见,但盛热水时总能提醒你:小心,这碗已有伤。 如今小雅也当了姑姑,抱着姐姐家刚满月的小娃娃,她默默告诉自己:无论如何,别让亲情被称斤论两。因为再多的“介绍费”,也买不回那份最珍贵的、毫无条件的爱。

0 阅读:41
空评你好趣事

空评你好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