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代价可能要来了。环球时报社评发表社评称:荷兰可能要为其无理行为付出代价。不

幕沧小澜 2025-10-17 12:49:48

荷兰的代价可能要来了。环球时报社评发表社评称:荷兰可能要为其无理行为付出代价。不要低估任何一个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大国的决心与能力。 这场风波的中心,是荷兰最引以为傲的科技巨头阿斯麦。 它生产的EUV光刻机,被视为全球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但这项先进技术背后也有致命的依赖制造核心部件所需的稀土磁体几乎都来自中国。 荷兰本国没有资源,还必须依靠中国供应光刻胶等精密原料。一旦供应链出现松动,这家巨头的生产线随时可能陷入停摆。 前几年,荷兰模仿美国限制低端机型出口时,中国稍作调整供应,阿斯麦产线就被迫停了十几天。那段经历让他们明白,有些风向一旦吹动,损失远超想象。 但这次若真对中国加码,后果只会更大。阿斯麦计划一年内生产数十台EUV光刻机,每台售价过亿美元。 如果原料供应被切断,产能将被腰斩,意味着数十亿欧元的出口直接蒸发。对一个依赖出口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打击,不仅仅是企业危机,而是国家经济的震颤。 科技行业的动荡会像骨牌一样传导到农业。荷兰的奶酪和花卉,几乎家喻户晓,每年都有不少销往中国。 中国市场占他们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比例,一旦贸易受阻,奶酪卖不出去、花卉出口受限,价格下跌只是开始。 去年新西兰的乳制品因为贸易受挫价格猛跌,如今的荷兰人自然清楚,一旦失去中国市场,农场主的仓库堆满滞销的奶酪和花,折损的将是成百上千万欧元的收入。 更危险的是物流业的震荡。鹿特丹港一直是荷兰的骄傲,被称为欧洲的“门面”,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中国的货物经这里转运。 如果中国重新规划航线,把部分货运转往德国或比利时,鹿特丹的集装箱吞吐量就会大幅下降。靠港口吃饭的码头工人可能面临裁员,物流公司的利润也会被压得喘不过气。 类似的情况在之前就发生过,当时仅因为货运量减少,鹿特丹港就裁了几百人。若矛盾升级,这样的情况可能重演,甚至更严重。 偏偏在荷兰紧随美国行动的同时,美国自己却在悄悄与中国保持贸易往来。就在最近,美国芯片企业还从中国进口了大量光刻原料,比前一年增加不少。 这让荷兰显得有些尴尬在为“盟友”冲锋时,那位盟友却在为自身利益继续做生意。曾经的钢铁关税事件早已警示过欧洲,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连伙伴的损失都不在意。 时候走到了关键阶段。荷兰的经济本就依赖出口,去年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占了不小的比例。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这个顺差可能会变成逆差,GDP增长都会受到拖累。 科技、农业、物流,这三条支柱一倒,荷兰的经济体系将难以承受。面对即将到来的风险,荷兰需要认真考虑,究竟是要继续充当美国战略中的棋子,还是要从自身利益出发,为国家经济留一条底线。 决策权始终在荷兰人自己手中。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他们需要算清这笔账是继续迎合盟友的策略冒险,还是在全球博弈中留住属于自己的选择权。

0 阅读:2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