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刚对中国造船业挥起制裁大棒,中方紧跟着反制韩国相关企业的敏感档口,新西兰

文史资鉴堂 2025-10-17 17:04:56

就在美国刚对中国造船业挥起制裁大棒,中方紧跟着反制韩国相关企业的敏感档口,新西兰铁路部长温斯顿・彼得斯直接拍板:把原本给韩国船厂的两艘大型渡轮订单,转手塞给了中国的广船国际。   要知道,为了叫停之前的合同,新西兰光给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的赔偿和各种前期投入加起来就有 6.71 亿新西兰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 27 亿,实打实的 “割肉” 换合作,也难怪美国网民直接炸了锅,骂新西兰是 “西方的叛徒”。   这里得先说说当初新西兰为啥找韩国船厂,又为啥闹到赔本解约的地步。这事得从 2020 年说起,新西兰国营铁路公司搞了个跨岛渡轮项目,想造两艘新船替换老旧船队,还得配套升级惠灵顿和皮克顿的港口。   当时国际招标一圈下来,选了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那会儿工党政府拍板的预算是 14.5 亿新西兰元,看着挺靠谱。可没想到短短三年,这预算就跟吹气球似的涨到了 40 亿,直接翻了近三倍。   2023 年底新政府上台一查账,财政部直接警告:港口扩建的钱比造船本身还离谱,前任政府压根没算明白基础设施的账。只能咬牙叫停,今年 8 月跟韩国船厂和解,光违约金就给了 1.44 亿新西兰元,算上之前花的项目管理费、基建预付款,6.71 亿砸进去,连个船壳子都没见着。   更有意思的是时机,新西兰官宣换中国船厂这一天,正好是美国对中国造船业实施 301 调查限制措施的日子。   美东时间 10 月 14 日,美方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收港口费,说白了就是想卡住中国船厂的国际生意。   可就在同一天,中方也亮了反制招:不仅对带美国元素的船舶收特别港务费,还把协助美国调查的韩华海洋 5 家美国子公司拉进了反制清单,禁止国内企业跟它们做生意。   这一来一回的博弈正白热化,作为美国 “铁杆圈子” 五眼联盟的成员,新西兰偏偏在这时候把订单给中国,简直是在舆论场投了颗炸弹。 有人说新西兰是不是疯了?其实掰开揉碎了看,全是实在账。   首先中国造船业的实力摆在那,不是吹出来的。“十四五” 期间全球新船订单里,中国船厂拿了 64.2%,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生意都在手里,完工量也占了世界一半以上。   不是光靠数量,高端船型也能拿捏:全球首艘 10 万吨级智慧养殖船、能钻 11000 米的大洋钻探船,都是中国造的。新西兰要的这两艘渡轮也不简单,200 米长,能装 1500 个乘客、40 节列车车厢,还得兼顾货运,技术要求不低。   广船国际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的骨干企业,造这种大型公铁两用船本来就有经验,新西兰铁路部长敢拍板,肯定是摸过底的。更关键的是钱的问题。新西兰新政府上台后一直喊着省钱,彼得斯直接说了,换中国船厂能把成本拉回 2020 年的合理范围,给纳税人省数十亿新西兰元。   之前韩国船厂的项目之所以黄,核心就是成本失控,而中国造船业靠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价格和效率上向来有竞争力。对比下来,就算赔了 27 亿人民币的前期损失,长期算下来还是赚的,这种账新西兰的财政部门不可能算不明白。   当然,作为五眼联盟成员,新西兰这么做肯定要顶着美国的压力。要知道五眼联盟平时在对华议题上大多互相搭台,这次新西兰公然 “拆台”,美国网民的愤怒也能理解,毕竟美国刚费尽心机打压中国造船业,盟友转头就送订单,确实打了美国的脸。   新西兰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它跟中国的经贸联系实在太紧密了 —— 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光是乳制品、牛羊肉每年就得往中国卖几百亿,要是因为一艘船的订单把关系搞僵,损失可比造船合同大多了。   新西兰向来在五眼联盟里相对务实,之前就没跟着美国搞对华芯片封锁,这次选中国船厂,本质上还是利益优先。现在广船国际已经开始跟新西兰对接细节,两艘渡轮预计 2029 年交付。   新西兰官方特意强调还在谈判造价,没把话说死,估计也是想在成本控制上再抠一抠。而美国那边除了网民骂街,官方还没公开表态,毕竟新西兰是重要盟友,真要撕破脸也不划算。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已经透露出一个信号:就算是美国的自己人,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也未必愿意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中国造船业能拿到这个订单,靠的不是谁的施舍,而是实打实的技术和成本优势,这可比任何口号都管用。    

0 阅读:13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