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企业纷纷提出稀土申请后,印媒体称中方提出了一个要求!核心两点:一是稀土的去向

恰似江楼月 2025-10-17 20:40:39

印度企业纷纷提出稀土申请后,印媒体称中方提出了一个要求!核心两点:一是稀土的去向必须可控,绝不能流到美国!二是印度企业得拿出实打实的 “最终用途证明”,保证这些稀土只用在印度本土的民用项目上。比如电动车、电子设备这些,不能拿去搞军工,更不能转手卖出去。 这事儿最近在印媒上闹得挺大,印度企业一窝蜂地往中国商务部递申请,想进口稀土材料,结果卡在了审批关口。简单说,中国这边2025年10月9日发了两个公告,第61号和第62号,直接对稀土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升级。公告里明明白白写着,境外企业申请出口,得提交详细的终端用户证明,明确这些稀土的最终去处。核心就是两条:第一,流向得管得死死的,绝对不能流到美国那边去;第二,得实打实证明只用在印度本土的民用项目上,比如电动车电池、电子设备制造啥的,军工用途一律不批,转手卖出去更不行。这不是随便说说,商务部强调,任何涉及军事潜力提升的申请,原则上都不给许可。 为啥印度企业这么急?印度这几年新能源产业搞得风生水起,电动车、风电、太阳能项目到处开工,2024-25财年光进口稀土磁铁就花了2亿美元,量超5万吨。可自家稀土资源呢?印度地里埋着690万吨储量,全球第五,但大多在沿海砂矿里,还掺着钍元素,分离技术跟不上,资金也跟不上。勉强挖出来的粗矿,只能处理四种稀土元素,高精尖的像电动车磁铁,本土企业压根儿造不出来。尴尬的是,以前印度出口粗矿到日本加工成磁铁,绕一圈再高价买回来,用自己的东西还得倒贴钱。现在中国管制一紧,印度企业直接慌了,近30家企业扎堆申请,商务部长在议会里直催,要赶紧和中国沟通。 中国这边的管制不是头一回了,早有准备。公告要求每批稀土都有追踪码,从矿山到终端全程可查,区块链技术都用上了,想偷偷换包装改标识?门儿都没有。出口许可得用中文提交,企业信息、客户名单、交易量全得报备。审批通过后,还得定期检查,用量和用途核对,费用印度企业自己掏。印度企业知道自家信用有问题,过去出过岔子。2019年,有企业打着科研旗号进口,转头卖给美军做导弹,中国停供仨月才认错。2025年更过分,有的伪造30份承诺书,说用在民用电机,结果一部分进了印度军工厂做导弹和无人机,另一部分加价60%卖给欧美车企,赚了上千万美元。这种两头吃操作,让中国不得不把关卡死。 印媒报道,中国要求印度企业提交终端用户证明文件,明确重稀土永磁体只用于国内生产,不转口美国。这事儿印度低调答应了,多家企业开始递材料,按中国出口控制标准走。经济时报和商业标准报都说了,这凸显印度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同时也得平衡中美关系。印度商务部没公开回应,但业内人士透露,承诺书里写得清清楚楚,避免稀土流向敏感方。毕竟,稀土不是普通货,全球92%的精炼产能在中国,还有三十多项独家专利,技术底气足。许可证只给半年有效期,能随时调整,对德国大众批了,对美国企业就卡着。 这管制对印度影响不小。电动车工厂担心原料断供,生产线眼看要停。航天项目、无人机订单也卡壳,本土民用企业本想开工,结果被这些倒爷搅和黄了。欧美跟着遭殃,美国本指望印度当白手套拿稀土,现在路断了,自家稀土复兴计划技术卡壳,军工项目拖后腿。日本赶紧找澳大利亚、越南替代,全球价格波动起来。中国借机规范市场,精准控制出口方向,堵死灰色链条。 印度怎么破局?光写保证书没用,得真刀真枪建监管体系。企业造假罚款不重,执行监督模糊,这套机制得理顺。要么投钱搞技术升级,把自家稀土产业链补齐,从粗矿分离到高端磁铁全链条。要么多找合作伙伴,但日韩自己也靠中国加工,帮不上大忙。之前印度暂停对日出口粗矿想摆姿态,结果自断销路,还得回头求许可。莫迪政府知道这关卡得过,2025年下半年开始推稀土储备计划,目标囤两个月量,分散风险。同时,派人去缅甸勘探矿区,试着开发替代源。 从大格局看,这事儿是全球稀土秩序重塑。中国管制升级,是对美国技术封锁的回击,美国以前对半导体、AI卡脖子,现在中国用稀土反制,玩儿得转。公告里“域外适用”原则牛,境外产品含中国稀土成分超0.1%,也得管。印度夹在中间,新能源野心大,但供应链弱,得学着合规合作。韩国、日本、德国也表态,不转口美国,跟着印度走这条路。台湾地区那边,防务部门也关注,稀土短缺可能影响电子设备供应链,但没大动静。 说到底,稀土关乎科技竞争和安全,谁也不会让自家战略资源成别人筹码。印度企业申请潮刚起,审批还在走,未来几个月看执行。真想长久,得从根上补课,别老想着投机取巧。全球供应链这盘棋,越下越精细,规矩立稳了,靠谱玩家才能分羹。印度这波操作,提醒大家,资源依赖不是长久计,早点自立门户才稳。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