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印度否认放弃俄油进口,转身向中国立下稀土“军令状”! 新闻圈最近又被印度

飞天史说 2025-10-18 10:46:54

反转!印度否认放弃俄油进口,转身向中国立下稀土“军令状”! 新闻圈最近又被印度这波神操作刷了屏。特朗普刚刚在镜头前把话说得铿锵有力,信誓旦旦地宣布印度要断了跟俄罗斯的石油生意,全球市场还没来得及消化这波消息,印度外交部立马公开澄清,根本没这回事。 紧接着,印度又低调地对中国释放善意,承诺稀土只买不转手。国际舆论顿时炸开锅,美印之间的信任小船说翻就翻,印度“脚踩三只船”的平衡艺术再一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事情一开始,特朗普摆出一副“全世界都听我的”架势,直接对外宣布莫迪承诺慢慢停买俄罗斯石油,还试图拉日本一起“共进退”。 美国国内外媒体跟风报道,仿佛印度已经站队西方。然而没过一天,印度外交部的发言人就像泼了盆冷水,直接否认了和特朗普之间存在这种承诺,强调所有能源政策都是为自家利益服务。 数据不会撒谎,印度最近的俄油进口不降反升,每天还多买了不少,根本没放弃俄罗斯。 特朗普这回又被打脸,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他当年说中国主动求和,最后也被证明是自说自话。这次借印度做文章,无非是想给俄罗斯添堵,顺便给自己和盟友制造点谈判筹码。 但印度显然不会吃这一套。毕竟俄油价格便宜,印度靠着这波“折扣油”省下了大把外汇,正好拿去搞基建和发展工业。 印度媒体也直言,不想为欧洲的“油荒”买单,西方的“双重标准”让人难以信服。 就在外界还在讨论印度会不会真的“弃俄投美”时,印度又默默向中国交了一份“保证书”,承诺自己买的稀土材料绝不流向美国,只用于本国工业。 中国近年来对稀土出口加强管控,类似国际上“瓦森纳安排”,就是防止高技术材料外流,尤其是涉及敏感产业。印度的绿色转型、尤其是电动汽车、风电等行业,对中国稀土依赖极大。 如果中国一旦断供,印度的新能源产业立马陷入“卡脖子”风险。数据显示,全球八成以上的稀土供应都来自中国,印度即使有自产,也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印度选择低调合作,讲究实际利益,避免和中国正面冲突,既不在台面上“唱对台戏”,又能留住关键资源。其实,这种做法大家心知肚明,既给了中国面子,也保住了自己的家底。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提醒印度,别轻举妄动,合作才是正道。这场看似平静的交易背后,藏着的是“谁离开谁都过不下去”的现实。 回头看印度这波操作,核心还是利益驱动。俄油有实惠,印度不舍得撒手;稀土离不开中国,主动递交承诺书。其实印度和俄罗斯几乎算是老朋友了,几十年军火合作,彼此有底线在。 跟中国经济往来也是越来越密切,哪怕边境摩擦不断,生意照做不误。 如果有一天印度真的背刺中俄,首先石油和稀土就会被卡住,自己还没捞着好处,先被打回原形。这种成本太高,印度不会轻易冒险。 当然,美国一直试图拉拢印度,科技、投资各种“橄榄枝”不断抛出。但特朗普的风格变幻莫测,印度早就吃过亏,好几次贸易谈判说变就变,印度也学乖了,不再轻信口头承诺。 对美国,印度选择的是“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就观望”,绝不把全部身家押在一条船上。短期内,印度还会继续左右逢源,耍点小聪明,顺便给中俄留条后路。 中美博弈升级的风险始终在那摆着,印度迟早会被推到要选边的局面,但至少现在,印度还在尽量拖时间,争取利益最大化。 印度的这一套操作,其实就是典型的“国家利益优先”。美、印、俄、中四方角力,印度既想吃俄油的红利,又想靠中国稀土保住高科技产业,更不想在大国博弈中被当成“棋子”。 短期来看,印度不会轻易背刺中俄,经济利益和信任都拴得很牢。长期来看,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印度的平衡术能玩多久,谁也说不准。 这次的反转剧情告诉我们,国际政治不是光靠嘴皮子能解决的,得看谁手里有真家伙,谁能拿出硬通货。 印度的算盘打得精,一边否认特朗普的“协议”,一边跑去中国买稀土,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参考资料:印度承诺不将中国稀土出口至美国 2025-10-16 19:24·中国青年报 “没有进行通话”,印度外交部否认特朗普称曾与莫迪就停购俄石油电话交谈 2025-10-16 21:42·环球网

0 阅读:118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