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导弹下,而是死在了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

小张的社会 2025-10-19 09:53:25

台积电,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导弹下,而是死在了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它的对华出口许可;另一边,中国大陆的稀土新规,卡死了它对美国的出口。同时失去中美两大市场,这家公司,已经名存实亡。   当全球半导体行业还在惊叹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技术时,这家行业巨头已经悄悄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它曾凭借技术优势占据全球超 70% 的市场份额,在 3nm 以下先进制程领域更是近乎垄断,但如今却在两大市场的夹击下举步维艰。   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成为压向台积电的第一根稻草。2025 年,美国正式撤销了台积电向中国内地晶圆厂出口设备的特殊许可,要求其在年底前停止向南京等地工厂供应相关设备。   要知道,台积电南京工厂每月能生产 4 万片 16nm 和 28nm 芯片,这些成熟制程产品广泛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占据其全球成熟制程产能的 15%。   更要命的是,美国还将出口许可改为 "逐案审批",看似留有余地,实则让正常贸易变得举步维艰。   为了迎合美国政策,台积电不得不计划从 2nm 生产线中移除中国设备和物料,这种被动调整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更打乱了其全球产能布局。   另一边,中国大陆的稀土新规则精准击中了台积电的供应链命脉。新规明确,任何含 0.1% 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出口都需申请许可,而现代芯片制造根本离不开稀土元素,从光刻胶到电容组件,稀土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更关键的是,中国控制着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开采和精炼能力,像制造 AI 芯片必需的超纯镝,中国几乎垄断了 99% 的精炼产能。   台积电作为台湾地区最大的稀土进口方,每年消耗的 6000 吨稀土中 96% 来自大陆,这意味着它的每一批先进芯片生产都可能需要申请出口许可。   数据显示,2024 年第三季度台积电来自美国客户的营收占比高达 69%,这些订单如今都面临着因稀土供应受阻而违约的风险。   两面受困的台积电早已陷入战略两难。为了规避美国关税压力,它计划投资超 1000 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工厂,却遭遇进度缓慢、成本超支的困境,原本计划 2024 年量产的 4 纳米工艺至今仍在调试。   更尴尬的是,即便工厂建成,没有中国稀土的稳定供应,这些先进产线也只能沦为摆设。   反观中国大陆,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正加速推进半导体产业自主化,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企业在关键设备领域已取得突破,28nm 制程设备国产化率已超过 50%,这种稳扎稳打的发展策略,彰显了大国应有的战略定力。   台积电的困境本质上是全球供应链重构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当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维护霸权时,却忽略了全球产业分工的客观规律;而中国的稀土管控并非恶意打压,而是符合国际规则的合理维权,新规还特别豁免了医疗救灾等人道用途,尽显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如今台积电的营收结构已经出现明显变化,2025 年第一季度其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占比已降至 7%,但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单一结构,在稀土供应链的制约下显得格外脆弱。   这场博弈早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命运,成为全球科技产业格局调整的缩影。台积电的遭遇是否会让更多跨国企业重新审视供应链安全?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企业该如何平衡政治压力与商业逻辑?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