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没收中方资产闯这么大祸,荷兰部长紧急致函议会,情况开始逆转了! 10月14日,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卡雷恩曼斯紧急致函众议院,为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决定辩护,称原因是企业商会的几个人瞒着自己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根本和自己无关也和荷兰政府无关。显然,发现自己闯了这么大的祸之后,相关人员开始甩锅了。 安世半导体的命运转折,不仅让荷兰政府陷入被动,更让外界看清了在全球产业链深度绑定的当下,肆意挑战规则终将自食其果。 作为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关键企业,安世半导体的股权结构早已随着跨国并购完成重组,中方资本的合法介入完全遵循国际商业规则和荷兰当地法律。 然而,荷兰企业商会突然出手强制接管,这一违背市场原则的举动迅速引发连锁反应。 数据显示,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占据约 13% 的份额,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等核心领域,而中方企业在其供应链中承担着关键的芯片封装测试环节,占比超过 40%。 接管行动发生后,已有三家中国上游供应商暂停了对安世半导体的零部件供应,导致其位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的工厂产能下降近三成,直接经济损失预估已突破 8000 万欧元。 更让荷兰方面始料未及的是,中方的反制措施精准且有力。除了供应链的直接反应,中国海关总署近期调整了对荷兰半导体设备的进口检验标准,原本平均 5 个工作日的清关流程延长至 15 个工作日,涉及的设备包括 ASML 的中端光刻机及相关配套部件。 这一举措使得荷兰半导体设备出口额环比下降 22%,多家依赖中国市场的荷兰科技企业已经发出盈利预警。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加快了对替代技术的研发投入,某头部科技公司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追加 120 亿元人民币用于功率半导体的自主研发,这意味着荷兰企业在全球最大市场的份额可能进一步被挤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卡雷恩曼斯的 “甩锅” 声明显得格外苍白。事实上,荷兰企业商会的决策并非孤立行为,此前荷兰政府就曾多次以 “国家安全” 为由,对中资参与的科技项目设置障碍。 此次接管行动发生前,荷兰内阁曾召开秘密会议讨论相关议题,会议记录显示,卡雷恩曼斯本人明确表示 “需要对中资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布局保持警惕”。 如今面对反噬,试图将责任推给商会少数人的做法,不仅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荷兰国内的信任危机。 有荷兰媒体爆料,已有 12 家荷兰中小企业联名致信议会,要求政府尽快与中方协商解决争端,因为他们担心被卷入这场风波,失去长期合作的中国客户。 这场风波的背后,是全球产业链分工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和重要的生产基地,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早已不可替代。 荷兰方面无视经济规律的单边行动,本质上是对全球贸易规则的破坏,最终只能反噬自身。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处理此次事件时始终保持着理性克制,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既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也展现了大国应有的担当。 这种成熟的应对方式,与荷兰方面的慌乱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更多国家看清了单边主义的危害。 如今,荷兰议会已宣布将在下周召开紧急听证会,专门讨论安世半导体事件的应对策略。这场风波究竟会以何种方式收场?荷兰方面是否会调整对华经贸政策?中国企业的自主研发之路又将带来怎样的行业变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没想到没收中方资产闯这么大祸,荷兰部长紧急致函议会,情况开始逆转了! 10月1
小张的社会
2025-10-19 09:53:25
0
阅读:60
用户12xxx90
道歉,赔偿,开除内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