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登月计划大概率要凉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嫌马斯克的计划过于缓慢,正在寻找B方案,向其他公司开放建造新月球着陆器的合同招标。 马斯克的计划有什么问题吗?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SpaceX 面临着重大的技术障碍。由于飞船体积庞大、重量巨大,它不会直接飞往月球。 马斯克给 NASA 搞的登月着陆器是 “星舰” 的改装版,这玩意儿真是大得离谱。当年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才 7 米高,体积也就 4.5 立方米,跟个小房间似的。 可星舰足足有 52 米高,比 15 层楼还高,内部空间 614 立方米,是阿波罗登月舱的 135 倍,说是 “太空豪宅” 一点不夸张。 但航天这事儿不是越大越好,这么个庞然大物,光是在月球上着陆就险象环生。月球没有大气层,着陆全靠发动机反推,星舰重心又高,稍微控制不好就可能 “扑街” 倒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更麻烦的是,它的发动机喷流冲击月壤,很容易掀起巨大的尘暴,甚至会挖出大坑,连 NASA 都得专门建真空舱模拟这个场景,怕到时候着陆器被自己的喷流 “掀翻”。 因为太重太大,自身带的燃料根本不够,必须得在地球轨道上 “空中加油”。这听起来像战斗机加油挺简单,可在太空里干这事儿,难度堪比 “在飓风里用吸管给两架波音 747 传可乐”。 按照设计,得先发射一个 “太空加油站” 在轨道上等着,然后再发射 10 到 40 次专门的 “加油船”,把零下一百七八十度的液态氧和甲烷一点点灌进登月用的星舰里。 更急人的是,这些低温燃料会不断蒸发,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快速完成加注,差一分钟都可能前功尽弃。 可能有人说,不就是加个油吗?可你知道 SpaceX 这技术练得怎么样了?截至 2025 年 5 月,星舰已经试射了九次,前三次全败,中间好不容易成了三次,后三次又接连出问题,第九次试飞直接因为舱门没关好、燃料舱泄漏失联了。 虽然 2024 年 3 月的第三次试飞号称完成了推进剂转移测试,但那次只是在星舰自己的储罐之间挪了 10 吨液氧,跟真正的船间加注差远了。 NASA 原本指望 2025 年能看到两艘星舰在轨道上互相加油,结果这事儿直接推迟到了 2026 年,而月球轨道对接验证更是要拖到 2028 年,比原计划晚了 8 个月。 离 2027 年的登月目标就剩两年时间,连关键的加油技术都没谱,这进度能不让 NASA 上火吗? 更让人没底的是 “多次发射” 的风险。要给星舰加满油,最少得发射 10 次 “加油船”,多的时候可能要 40 次。 可星舰发射的成功率摆在那儿,2025 年连续三次试飞失败,一会儿发动机失灵,一会儿燃料泄漏,每次失败都得花几个月改进,还得烧几千万美元。 别说 40 次了,就算 15 次发射,只要有一次出问题,整个任务就得推倒重来。NASA 前三位高官都急得公开喊话,说这方案太冒险,赶紧换个 “不用加油” 的成熟方案,不然美国肯定输给中国。 马斯克总说自己 “快如闪电”,可事实是星舰连一次完整的轨道级任务都没完成,更别说载人登月了。 2021 年 NASA 跟他签合同的时候,给了 44 亿美元,指望 2027 年前搞定 “阿尔忒弥斯 3 号” 任务,这可是 1972 年以来人类首次重返月球表面。 可现在呢?NASA 的顾问都觉得登月得推迟好几年。代理局长达菲急得直跳脚,公开说 “绝不会坐等一家公司”,因为中国已经明确 2030 年前要载人登月,美国要是输了这场太空竞赛,脸都没地方搁。 说句实在的,马斯克的星舰更像为火星任务设计的,用来登月根本是 “杀鸡用牛刀”。他一门心思扑在火星殖民上,把登月当成了试验场,可 NASA 耗不起这个时间。 航天任务最讲究靠谱,当年阿波罗计划能成,靠的是成熟技术和稳定进度,哪像现在这样,把宝押在一个连试飞都频频失败的 “巨无霸” 上。 现在 NASA 就算找了 B 方案,也未必能救得了登月计划。重新招标、研发、测试,哪一样不要时间?离 2027 年就两年了,蓝色起源就算接手,也得赶进度,风险照样不小。 说到底,还是一开始 NASA 太迷信马斯克的 “快速试错” 模式,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家公司身上,搞成了 “孤注一掷” 的局面。 所以说,美国登月计划真不是闹着玩的 “凉凉”,而是实实在在要黄了。马斯克的星舰看似高大上,却卡在技术难关上动不了,进度拖了又拖,把 NASA 的耐心和时间全耗没了。 就算换了其他公司,短时间内也很难补上这个窟窿,更别说要赶在中国前面登月了。这场折腾了好几年的重返月球大戏,大概率要以 “烂尾” 收场了。
为什么都争着登月呢?就这么说吧,要是中国能在月球上架激光武器,只需要1.3秒就能
【4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