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忍的时候,中美打不起来。中国不忍的时候,中美有打起来的风险。但中国忍了你美国

云舟史策说 2025-10-24 14:54:14

中国忍的时候,中美打不起来。中国不忍的时候,中美有打起来的风险。但中国忍了你美国几十年,把中国习惯当成日本韩国了,还是把中国习惯当成法国德国了?   很多人觉得中国这几年变得更强硬了,好像不再是以前那个“低调忍让”的样子,其实这不是情绪上来了,而是形势变了。   以前我们“忍”,是因为国家还不够强,硬碰硬只会吃亏,现在“不忍”,是因为有了实力,必须守住自己的底线。这是一种清醒的判断,不是冲动的反应。   这种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军事实力的提升, 1996 年台海危机的时候咱们海军规模小得很,装备也落后,反舰导弹打不了多远,连人家航母的边儿都够不着。   可现在我们有三艘航母、八艘万吨级055大驱,还有东风-21D、东风-26这样的反舰导弹,射程上千公里。   经济更是我们的底气,回溯到 90 年代,咱们国家的 GDP 才几千亿美元,跟现在比差远了,如今咱们 GDP 都快摸到 18 万亿美元了,这可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再看科技和贸易战,美国封杀华为,限制芯片出口,我们自己联合中芯国际,用落后的设备也做出了接近5纳米的芯片。   那么再来说说当年贸易战的那事,美国非逼我们低头,谁知中国直接精准出击,直接限制了大豆和玉米进口,一下可就打到美国农业州的命根子上了。   没几个月工夫,美国农民就亏得不行,农产品出口也一落千丈,他们国内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没办法,只能主动找咱们重启谈判。   那次之后,中国真正学会了用经济手段去博弈,而不是一味被动挨打。   现在这种应对思路,早就扎根到企业里头了,就拿荷兰那边举例吧,他们想把安世半导体完全攥在自己手里,可没想到安世的中国区团队直接就不照他们的命令来,该咋干还咋干。   因为咱们中国区团队手里握着实打实的硬实力,全球七成的封装产能都在他们这儿呢,有这底气,自然不用听别人指手画脚。   换句话说,核心环节在我们手上,就不怕别人施压,这种底气不是靠嘴硬,而是靠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一切的敢说、敢做,是实力带来的底气,真正理解这一点,才能看懂现在的中国,一个能冷静应对挑战、也绝不被人摆布的大国。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云舟史策说

云舟史策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