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大四找工作一点都不合理,应该给所有大学生半年的找工作窗口期。也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或者哪个“大神”想出来的,大四的时候又要保研,又要考研,主要是还没毕业。有的在大三就要找工作,那些央国企的提前批,大三就要去报,所以想报的赶紧去啊。 吐槽归吐槽,知道时间就得赶紧去做。大四一开学就要参加秋招了,而且这时候又是考公的窗口期,甚至有的学校还在搞实习。这时候还要写论文、准备考研、搞答辩,有的四六级还没过,还要去考四六级,你让这时候去找工作,这不扯淡吗? 我就想不明白,事儿能不能一件件做,让所有学生安心写论文、安心毕业,毕业之后给一到两年的时间统一去参加招聘。农村来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就像我当年上大学一样,我以为是大四毕业之后才去找工作,实际上这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好单位、好企业在大三下学期就有提前批,然后大四第一学期9月份开始秋招,第二学期开始春招,等你毕业之后发现所有岗位都没了。 然后你说毕业之后还是应届生,去找工作,却发现不算当届应届生,属于下一年的了,所以这个逻辑就不对。我认为应该是所有人先把毕业证、学位证拿到手之后,再按照当届应届身份去找工作。 我的观点是,每一种工作岗位应该有时间差:先来一个考公考编,几月份根据优先级,或者先走选调,然后考公考编,再是央国企,之后是私企等,一项一项自己去琢磨、去筛选,就跟报大学一样,总得有个先后顺序吧?一把子全挤在一起,让很多孩子错过了很多机会。 主要是这么拥挤的时间,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去经历这样的折磨,我特别不明白,难道是为了方便那些培训机构吗?还是为了方便有一些内部人士好就业呢? 还好我当年是误打误撞,报了公费师范生,要是没上公费师范生,我告诉你,我现在在干什么工作都不知道,有可能完美地把应届生身份浪费掉,随便找个单位上班,干上两年辞职,啥也不是。 普通家庭孩子的命运,说实话自己主宰不了,完全靠上天“赏饭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