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快看 中荷谈判新进展 中荷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是解决安世半导体的资产与

初心未曾改 2025-10-25 00:14:48

快看,快看 中荷谈判新进展 中荷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是解决安世半导体的资产与控制权问题。安世是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前三强企业,其前身为荷兰企业,2019年被中国闻泰科技以约340亿元收购100%股权,此后安世成为闻泰科技布局欧洲的核心资产。 闻泰科技原本是中国本土电子制造企业,通过收购安世实现业务升级,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ODM供应商(仅次于富士康、和硕),同时依托安世的技术优势拓展半导体领域。收购完成后,安世在中国的产能占其全球总产能的70%以上,每年向全球供应超1100亿颗芯片,其中60%流向汽车客户,安世的功率半导体也因此被称为“现代汽车的核心元器件之一”。 这本是中企跨境收购、互利共赢的商业案例,但2025年9月底,荷兰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全球30家子公司的资产,并依据本国冷战时期制定的《商品供应法》,于10月7日裁决罢免安世中方CEO张学政,改派外籍董事接管,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99%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仅保留1股),这意味着闻泰科技暂时失去对安世的实际控制权。不过荷兰当局并未提供“国家安全风险”的实质证据,相关举措被外界认为是配合美国的技术限制规则(美国2025年9月出台“穿透规则”,将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纳入限制,而闻泰科技2024年已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针对荷兰的管控,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对安世在华子公司实施特定芯片出口限制,这一举措直接影响欧洲供应链——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出警告,安世对欧洲车企的芯片库存仅能维持3周,德国车企随即向欧盟施压,要求推动供应链恢复。值得关注的是,安世中国区在恢复供货后,订单已排至明年1月,供应链稳定性逐步回升。 近期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主动与中方沟通,但截至目前,荷方仍未明确表示会归还安世的治理权。安世中国区已发布声明,称不承认荷兰总部的决定,目前中国工厂的生产、运营均保持独立,员工由中国公司管理、薪资由国内发放,并已恢复对客户的供货,同时新增人民币结算方式以规避汇率风险。而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企业也已试点芯片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降低对外金融规则依赖。 中荷多轮磋商的核心诉求,是荷兰当局撤销对安世的不当管控,将管理权归还安世董事会——按照国际商业规则,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外部力量不应干预企业正常的管理层任免与股权管理。这也是闻泰科技及中国企业的合理诉求。从此次事件能看出,核心产能与自主结算模式,才是中企在国际博弈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 此次事件给中国企业提了醒:跨境投资不能只看股权比例,核心产能、运营主导权的掌控同样关键。荷兰以无实据的“国家安全”为由冻结资产、换CEO,把中企股权变成“空架子”,本质是地缘博弈搅局,既损自身商业信誉,也冲击全球供应链,违背市场规律的干预终将反噬自身。 不过咱们也有底气——安世中国占70%产能,恢复供货后订单排到明年,还能用人民币结算避风险。往后中企走出去,得把产能、运营权这些“实在东西”握牢,毕竟国际博弈中,光讲规则不够,有卡住对方供应链的硬实力,才能不被动。

0 阅读:0
初心未曾改

初心未曾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