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总统这件事做的确实挺赞的 李在明宣称:别碰韩国人,否则让你家破人亡! 据环球网援引韩国《中央日报》10月24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23日召开跨部门会议,下令打击针对韩国人实施犯罪的诈骗集团。 韩国警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该国诈骗案件回升至20839起,涉案金额达8545亿韩元(约合43.7亿元人民币);2025年前7个月,犯罪态势进一步加剧,案件数量达14707起,同比增幅25.3%,涉案金额7766亿韩元实现翻倍增长,其中网络钓鱼造成的损失创下历史峰值。 上世纪90年代,韩国曾出现“电话诈骗浪潮”,当时犯罪团伙以本土运营为主,警方通过捣毁重点犯罪窝点即实现有效遏制。 2010年后,随着中韩、韩越经贸合作深化,诈骗集团开始实施“境外迁移”策略,将核心运营基地设在东南亚国家,利用当地法律漏洞及语言优势,重点针对韩国中老年群体实施诈骗。 2018年破获的“金边跨境诈骗案”中,300余名韩国民众累计被骗200亿韩元,主犯至今仍在境外潜逃。 此次李在明政府采取实质性举措,并非单纯口头表态,而是推出一套系统性治理“组合拳”。核心举措为新设“诈骗犯罪专门调查队”,从警察厅、检察厅、金融监督院抽调骨干力量组建,相较于普通警务机构拥有更大权限,可直接冻结涉案账户并开展跨境数据调取。 此前韩国打击诈骗主要依赖“临时专案组”,案件办结后即解散,导致犯罪线索中断难以追溯,而专门调查队作为常设机构,旨在构建长效打击机制。 此外,政府明确启动为期5个月的专项行动,重点监管洗钱、虚假账户等犯罪工具,精准切断诈骗集团资金链条。 韩国国家安全研究院2025年8月发布的报告指出,跨境诈骗集团已与部分地区武装势力勾结,将诈骗所得资金用于购置非法武器,再通过韩国港口完成走私中转。 2025年3月,釜山港海关在集装箱查验中查获一批仿制手枪,经溯源确认,其资金源头正是针对韩国民众的诈骗收益。对李在明政府而言,打击跨境诈骗实质是切断“黑钱-武器”的非法链条,筑牢国土安全的前置防线。 更为关键的是,李在明政府摒弃“单边治理”模式,注重构建国际合作网络。2025年9月,韩国警方已公开表示将强化与中国等关键国家的警务协作。 这一决策具有明确的现实逻辑——多数跨境诈骗集团的技术支持与资金流转需经过中国境内。中韩警务合作数据显示,2024年双方联合破获3起重大跨境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27名,追缴涉案资金150亿韩元。 此次李在明的强硬表态,亦向合作方释放明确信号:韩国将加大打击力度,期待各方同步推进协作。 国际社会中,多国均面临跨境诈骗治理难题,但采取如此坚决举措的并不多见。日本在2023年开展反诈骗专项行动,首相虽提出“零容忍”口号,但仅增加宣传经费投入,未能遏制案件增长态势。 欧洲方面,德国2024年跨境诈骗案件增幅达18%,政府仅停留在呼吁民众提升防范意识层面,未在跨国合作中采取实质性举措。 相较之下,李在明政府的治理优势在于,既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强化内部治理力度,又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形成“内外协同”的治理体系。 关于“李在明此举为选举作秀”的说法,需予以澄清。从政治背景来看,李在明当前支持率处于相对稳定区间,无需通过反诈骗议题博取政治声望。 更为核心的是,诈骗犯罪已对韩国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数据显示,2025年有15%的小微企业因遭遇诈骗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直接影响就业市场稳定。由此可见,打击跨境诈骗既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稳定宏观经济的关键抓手,与选举无直接关联。 跨境诈骗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议题,李在明政府高调推进打击行动,既能向美国展现合作诚意,又可借势提升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警务影响力。 此前韩国与菲律宾签署的警务合作协议中,联合打击跨境诈骗被列为核心内容,这一合作布局正是李在明政府战略意图的具体体现。 回顾韩国治理史,针对重大犯罪问题的坚决打击往往能取得显著成效。2003年卢武铉政府推进财阀腐败治理,虽面临多重阻力,仍成功将三星、现代等企业多名高管定罪,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 此次李在明政府的反诈骗行动,若能持续推进,确保专门调查队权限落地,同时深化国际执法协作,或有望彻底铲除这一顽疾。 值得注意的是,跨境诈骗治理本质是一场持久战,难以短期内彻底解决。但李在明政府此次展现的强硬开局,已为韩国民众注入信心。 若能将当前决心转化为长期治理行动,其治理举措或将形成对诈骗集团的有效震慑。对民众而言,国家安全与生活安宁的保障,始终是施政成效的核心衡量标准。 信息来源;李在明警告东南亚诈骗集团:别碰韩国人,否则让你家破人亡 大象新闻2025-10-25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