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欧盟宣布,要将两家日产能合计达60万桶的中国炼油企业--辽阳石化和山东裕龙石化,以及中国石油的贸易部门中石油香港公司列入了对俄制裁名单。 这是欧盟首次制裁中国大型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 10 月 23 日,欧盟第 19 轮对俄制裁名单正式落地。辽阳石化、山东裕龙石化、中石油香港公司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针对中国大型能源企业的制裁清单里。这不是常规的施压操作,而是欧盟制裁大棒首次砸向中国的炼油基地与贸易枢纽。 被盯上的两家炼厂,堪称中俄能源合作的 “硬核支点”。辽阳石化早就是圈子里的老资格,作为中国首个能全流程加工俄罗斯原油的千万吨级基地,它的炼化装置早就和俄油的品质形成了精准适配。 山东裕龙石化则是后起之秀,投产不到半年开工率就冲到了 90%,11 月更是计划把俄油进口量翻倍到 40 万桶 / 日。两家联手撑起每日 60 万桶的炼化规模,在明年全球炼油产能可能每日短缺 70 万桶的预判下,这份分量不言而喻。 中石油香港公司的加入更耐人寻味,这家深耕贸易的实体本是衔接国际原油供需的纽带,如今却成了被针对的靶子。 欧盟为啥偏要在这个节骨眼动手,首当其冲是给美国递 “投名状”— 特朗普政府正拿着关税大棒施压盟友,放话不对华强硬就给欧盟汽车加征 100% 关税,冯德莱恩政府这波操作显然是顺势而为。 再者是想掐断俄罗斯的 “能源输血管”,俄乌冲突至今,欧洲自己早已疲态尽显,德国财政承压,法国社会矛盾加剧,可俄罗斯靠着 “向东转” 稳住了阵脚,中国与俄的能源往来成了欧盟眼中的刺。 直接怼中国风险太高,就拿三家企业开刀,既想断链又想试探底线。 可讽刺的是,制裁理由压根站不住脚。欧盟宣称这些企业 “协助规避制裁”,可辽阳石化加工俄油是公开的产业布局,山东裕龙进口俄油是基于成本与产能的市场选择,中石油香港的贸易更是合规的商业行为。 连一家注册资本仅 3000 万、卖耐火砖的天津小公司都被顺带列入,所谓 “证据” 着实牵强。反观欧盟自己,法国、荷兰至今还在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匈牙利 30% 的天然气都靠俄罗斯供应,这种双重标准简直写在了脸上。 制裁清单刚出,欧盟内部先乱了阵脚。德国巴斯夫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它在华湛江基地砸了 100 亿欧元,年产能占全球 15%,真制裁中企,自家化工供应链先断档,保守估计得赔 20 亿欧元。 匈牙利更是直接放话要一票否决,毕竟本国能源转运不少环节都要靠中国企业协作,制裁等于断自己的活路。这种分裂早有苗头,此前欧盟要在 2028 年前禁运俄气的提案,就因各国分歧迟迟难落地。 中方的回应来得又快又硬。直言这种滥用制裁的做法严重破坏经贸合作,更冲击全球能源安全。这可不是空话, 今年 7 月欧盟制裁中国两家金融机构时,中方立刻反制,把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列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冻结了在华资产。如今有《反外国制裁法》兜底,反制手段只会更精准。 美欧越施压,中俄合作反倒越紧密。俄罗斯刚宣布把远东液化天然气项目优先对中国开放,双方共建的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管道 2026 年通气后,每年能多送 150 亿立方米天然气到中国。 2025 年前三季度,中俄本币结算占比已冲到 48%,比 2022 年翻了一倍还多,这种深度绑定哪是单边制裁能拆得开的? 欧盟这刀看似砍向中国企业,实则可能划伤自己。被制裁的中国炼厂是稳定全球能源供应链的重要力量,切断这条链路只会加剧欧洲的能源价格波动与通胀压力。更别说中欧经贸往来早已深度交融,制裁大棒挥得太狠,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脚。 信息:欧盟首次制裁中国大型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我商务部回应 2025-10-23 20:27·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