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618张抗战照片的法国小伙马库斯,如今带着部分照片在日本公开展出!侵华日军后

力量华哥 2025-10-31 10:14:19

捐献618张抗战照片的法国小伙马库斯,如今带着部分照片在日本公开展出!侵华日军后代:此前完全没听说过![给你小心心] 一名法国青年马库斯,将外祖父在中国拍摄的618张历史照片带到了东京,这些黑白影像记录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军侵华的暴行,此前他已将原件捐赠给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在东京筹办展览的过程十分艰难,马库斯与伙伴钟灏松、士杰联系了六家展馆,前五家都拒绝了他们。 最终在2025年,名为“最后的救赎”的展览在第六家展馆悄然开幕。 展览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一位侵华日军的后裔,他坦言在观展前对父辈在中国的行为一无所知,并透露其父辈曾被要求回国后十年内不得提及任何相关往事。 为了让日本民众更容易接受,策展团队精心设计了展览结构,他们没有单纯展示暴行,而是构建了更完整的叙事框架。 团队还首次公开了一段珍贵录音,马库斯89岁的舅舅马克·劳伦斯的回忆,这位童年目睹战争创伤的老人,一生都活在阴影之中。 这些照片是马库斯2021年在法国家中阁楼的旧皮箱里发现的,照片上有上海战场的硝烟、被屠杀的平民,有些相纸上还残留着暗沉的血迹。 更让马库斯痛心的是家族的遭遇,他的一个舅舅和姨妈被日军毒害身亡,大舅舅因此精神失常,家中的中国保姆也惨遭日军强奸和活埋。 2025年8月,马库斯将全部原始照片无偿捐赠给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随后他立即开始了中国的“历史之旅”。 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他面对那些活体实验证据时双手颤抖,数次哽咽。 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名单墙前,他几乎窒息,这些亲身经历坚定了他向世界传播真相的决心。 马库斯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计划在日本举办更大规模、更长周期的展览,并希望将展览推向全球。 从法国阁楼的偶然发现,到中国的郑重收藏,再到日本的公开展出,这些照片的旅程还在继续,它们不仅关乎过去的真相,更关乎我们如何选择记忆,以及未来能否拥有持久和平。 这些影像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来自第三方视角,拍摄者罗杰·皮埃尔·劳伦斯作为法国人,与交战双方均无直接利害关系,这让他的记录更具客观性。 照片中既有战争场面,也有普通民众的生活瞬间,为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多维视角。 展览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组市井生活的照片,战火下的普通民众仍在努力维持日常生活,这些影像让历史变得更加立体。 一位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历史学者观展后表示,这些来自第三方的影像资料为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 展览筹备过程中,团队面临的不只是场地困难,他们在社交媒体上遭遇过质疑和攻击,有人指责他们“破坏中日友好”。 但团队成员钟灏松表示:“我们不是要煽动仇恨,而是要填补历史的空白,没有真相,就谈不上真正的和解。”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设计充分考虑了观展体验,暴行照片被安排在独立的展区,并设有警示标识,避免对观众造成过度冲击。 策展人士杰解释说:“我们希望观众能理性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情感宣泄。” 在展览留言簿上,一位日本年轻人写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历史影像,学校教科书从没告诉过我们这些。”类似的留言还有不少,显示展览确实触动了一些日本年轻人的历史认知。 马库斯的下一个计划是整理外祖父的日记和书信,这些文字资料或许能更完整地还原当时的背景,“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需要更多元的视角来理解它。”他说。 这段跨越三代的记忆守护,展现了个体在历史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当官方叙事存在缺失时,民间的记忆保存就显得尤为珍贵。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八十年前的照片提醒我们,有些记忆值得代代相传。 一名法国小伙,把记录侵华日军暴行的照片捐给中国,还顶住压力带到日本办展,这事儿最近在头条上热度挺高,网友们讨论得很热烈,发现大家的看法虽然角度不同,但都挺有意思。 “这个法国小伙真爷们儿,顶着压力做这件事,需要很大的正义感,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为有人不想看就不存在。” “他把家族珍藏的照片无偿捐出来,还千方百计拿到日本展览,不是为了出名得利,就是单纯觉得该这么做。” “马库斯这展览办得值了,这是在为真相代言,做了件特别有骨气的事。” “心情能理解,但这种事最关键的是证据要扎实,只要照片经过权威鉴定是真的,那这就是锤死的历史铁证,分量太重了。” “相比于口头争论,这些实实在在的影像资料更有说服力,呼吁让专业机构去鉴定,用事实说话。” “在日本办展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些人可能不愿意看到这些真相。” 如果你有机会在现场观看这个展览,你最想对展览策划人马库斯说一句什么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0 阅读:0
力量华哥

力量华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