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了一步险棋,在没有和中国官方商议的情况下,率先向公众公布了一个与

阿宝观全球 2025-11-03 06:16:15

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了一步险棋,在没有和中国官方商议的情况下,率先向公众公布了一个与中国相关的重磅消息。这个举动,可能会改变中韩关系。 中美在海事和造船领域的比拼,早就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美国先动手,拿所谓的 301 调查当借口,给中国船舶加征高额港口费,就是想遏制中国造船业的全球竞争力。2025 年 4 月 17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调查措施,宣布自 10 月 14 日起,对中国企业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收费标准根据船舶类型从每净吨 14 美元到 50 美元不等。要知道,中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超 40% 的份额,美方此举直指中国产业核心。 中国也没惯着,直接对等反击。10 月 10 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同步对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收费标准分阶段递增,2028 年将达每净吨 1120 元人民币,一艘 2 万净吨的美国船舶单次靠泊费用将达 800 万元。更精准的是,针对协助美方的韩国企业,中国商务部 10 月 14 日将韩华海洋 5 家美国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禁止境内组织与其交易。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态,美方做法违反国际法,中方反制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 最难受的其实是韩国。作为靠出口吃饭的国家,造船业是其经济支柱之一,可偏偏李在明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赌一把。2025 年 8 月访美期间,他不仅赠送战舰模型示好,更承诺向美国造船业投资 1500 亿美元,响应 “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 倡议。韩华海洋随即跟进,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并追加 50 亿美元投资,还签订了多艘 LNG 船和油船订单,成为合作 “急先锋”。李在明甚至公开表示 “不能继续走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路线”,彻底倒向美方。 可他忘了,韩国造船业的 “命根子”,其实一直攥在中国手里。2024 年韩国从中国进口钢材达 104 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量的 49%,其中 70% 用于造船,小型船厂中国厚板使用率更是高达 50%。更关键的是造船必需的重稀土,韩国 70% 的船舶永磁电机依赖中国供应,而这种核心材料的冶炼分离产能 90% 以上由中国掌控。韩华海洋自己就与中国企业签订过 240 亿美元的船用阀门供货协议,供应链深度绑定可见一斑。 韩国不是没试过自救,想把供应链转到其他国家,却越转越亏。美国费城造船厂原本年产能仅 1-1.5 艘,建造一艘船要 18 个月,韩华派去 50 多名专家培训,投入巨资改造设施,短期内仍难见成效。找替代国家供应稀土和钢材,要么价格暴涨 30% 以上,要么质量不达标,企业利润持续缩水。全球造船业数据显示,韩国造船订单已连续 3 个月环比下滑,中方反制措施公布后,韩华海洋股价单日暴跌 12%。 现在的韩国,就像握着烫手山芋的赌徒,一边是美国的投资承诺,一边是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现实依赖。中国对韩华的精准打击已经释放信号:捏紧重稀土、钢材等核心材料供应,就等于掐住了韩国造船业的命门。放弃对华合作幻想,回到务实的产业链协作轨道,才是唯一的生路。要是执意一条道走到黑,只会让本国出口经济陷入更大困境。 李在明的 1500 亿美元赌注,本质是把韩国造船业绑上美国的战车。可美国造船市场占比不足 1%,根本消化不了韩国的产能,最终还是要靠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供应链支撑。这种 “损己利人” 的操作,与其说是战略选择,不如说是被迫妥协 —— 毕竟美方曾以取消元首会谈要挟韩国签署投资协议。只是这种妥协换不来真正的安全,反而会让韩国在中美博弈中彻底失去主动权。

0 阅读:0
阿宝观全球

阿宝观全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