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宝马又名阿哈尔捷金马,产地在中亚地区土库曼国。每匹价值3000万元,该国现有

阿皮历史库 2025-11-03 10:31:16

汗血宝马又名阿哈尔捷金马,产地在中亚地区土库曼国。每匹价值3000万元,该国现有6000匹汗血宝马。汗血宝马搭载一人,能日行800里。它的颜值很高,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不过只有超级富豪才买的起,拥有这马,是主人地位尊贵的象征之一。     这匹名叫阿哈尔捷金马的“天价马”,到底凭什么让人类着迷了几千年?     汗血宝马的老家在中亚土库曼斯坦,准确说,是科佩特山和卡拉库姆沙漠之间的阿哈尔绿洲,这也是它“阿哈尔捷金马”名字的由来。     这个地方气候极端,沙漠广布,能在这种环境里存活并繁衍的马,天生就带着过人的耐力。     土库曼斯坦人对这马的感情,已经刻进了骨子里,国徽正中央是它的图案,货币上印着它的身影,首都阿什哈巴德还有专门的“十匹马公园”,连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日都定为赛马节,全国上下都会用赛马、选美这些活动为它庆祝。     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爱马情结”,对土库曼斯坦来说,汗血宝马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个国家历史上多次迁徙,都是这马陪着他们穿越沙漠、渡过难关,早已成了家人般的存在。     那“汗血”这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真的会流出血一样的汗水?     其实没那么玄乎,这马的皮肤特别薄,血管又清晰可见,尤其是枣红色或栗色的个体,高速奔跑后出汗,局部毛色会变得格外鲜艳,看起来就像“流血”一样。     再加上古代文人墨客的夸张描写,比如李白笔下的“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就把这一现象传得神乎其神。     还有人说是什么寄生虫导致的,但现在主流观点认为,这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被传说赋予了神秘色彩。     不过也正是这份神秘感,让汗血宝马在历史上一直自带“主角光环”。     且说汗血宝马最辉煌的历史,还是得提中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就向汉武帝报告,大宛国(也就是现在中亚一带)有“多善马,马汗血”的奇观。     当时汉朝总被匈奴欺负,匈奴骑兵的坐骑正是这种耐力惊人的马,汉武帝一看,这不就是改变战局的关键吗?于是派使团带着黄金和纯金打造的马,去大宛国想换种马,结果不仅被拒绝,使团还遭了劫。     汉武帝大怒,两次派大军远征,第一次打得大败而归,第二次才终于成功,选了3000多匹良马带回中原,可惜长途跋涉下来,到玉门关时只剩1000多匹。     汉武帝高兴坏了,把这马封为“天马”,专门修了御马厩养护,还亲自作歌称赞“天马来,从西极,经万里,归有德”。     有了汗血宝马,汉朝骑兵的战斗力大幅提升,慢慢摆脱了被匈奴侵略的局面,这马也成了国强民富的象征。     到了唐朝,汗血宝马依然受皇室追捧,唐太宗昭陵六骏里的“什伐赤”和“特勤骠”,都是带有汗血宝马血统的良驹。     “什伐赤”跟着李世民打窦建德,身中数箭还能疾驰,“特勤骠”曾一昼夜没吃没喝跑了200多里,追击军阀宋金刚,可见它的耐力有多惊人。     不但汗血宝马在古代中国并没有一直繁衍下来,主要是因为它体型偏纤细,负重能力不如本地马,冷兵器时代士兵披甲带武器,更需要粗壮的战马,再加上很多战马被阉割,没法繁殖,慢慢就越来越少了。     为了保护这个珍贵品种,土库曼斯坦出台了严格的政策,禁止汗血宝马出口,只有极少数会作为国礼赠送给最尊贵的朋友。     现任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还亲自挂帅,成立了阿哈尔捷金马协会,在全国建了5个赛马综合体,就是要把这个品种好好传承下去。     现在全球纯种汗血宝马大概有6000匹,大部分都在土库曼斯坦,每一匹都有详细的血统登记,相当于“身份证”,连具体数量都被当成国家机密,足见其珍贵程度。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