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终于不再忍耐,维和部队对以色列开火,法军开第一枪! 近日,在黎巴嫩南部的基拉村地区,隶属于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的法国维和军人,在执行任务时采取了防御性反击行动,当场击落了一架闯入任务区域的以色列军方无人机。这并非维和部队的贸然行动,而是在多次警告无效后的必要举措。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巴以停火协议达成后,在过去的10月里,以色列军队在不到10天内连续三次对联黎部队的法国维和分队实施袭扰。 第一次发生在10月18日,法军按计划在基拉村附近执行巡逻任务时,一架以色列“苍鹭”无人机未经通报便低空闯入巡逻路线,在维和车辆上空持续盘旋近20分钟。 期间多次无视维和士兵发出的警示信号,直至法军启用地面干扰设备后才撤离,此次干扰导致巡逻任务延误约1小时。 第二次袭扰发生在10月26日,以军无人机再次出现在法军报备的巡逻区域,不仅低空飞越还投掷了一枚榴弹,落在维和部队防御工事附近造成轻微损毁。 随后以军一辆坦克向维和人员方向开火,联黎部队当即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违反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的行为,并向以方提出强烈抗议,但除了保证什么下文也没有了。 第三次则是10月27日晚间,两架以军无人机直接飞向法军临时营地,其中一架投放小型炸弹导致营地外围工事受损,同时以色列一侧的两辆梅卡瓦主战坦克向营地方向炮击,炮弹落点距营地仅100米,造成通讯设备短暂中断。 这三次袭扰中,以军均以“执行反恐任务”或“情报收集”为由辩解,未提供任何证据,且行动已严重威胁到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联黎部队不得不在又一次的袭扰中授权士兵采取自卫措施,最终击落一架无人机。 私以为,既然以色列选择与巴勒斯坦达成停火协议,就应当严格遵守停火精神,停止一切可能激化地区矛盾的军事行动,更不应该将军事活动延伸到黎巴嫩方向。停火协议的本质是为了给冲突地区带来喘息之机,任何单方面的挑衅行为都可能打破这种脆弱的平衡。 法军此次击落无人机的行动,显然只是一个警告信号,意在提醒以色列尊重维和部队的中立地位和执行任务的权利。 回顾联黎部队的维和历程,类似的干扰事件虽偶有发生,但像这样连续多次针对特定国家维和分队的情况并不多见。而根据联黎部队的行动准则,在自身安全或任务执行受到严重威胁时,有权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必要措施进行自卫。 如果以色列继续无视维和部队的存在,持续骚扰其工作,未来很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反击。 当前地区局势本就敏感复杂,各方都应保持克制,避免因局部摩擦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这既不符合地区各国的利益,也违背了国际社会对和平的共同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