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近做了件让人完全没想到的傻事,光天化日下公开搞授勋,部队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结果被俄军精准炸了,死伤一大片。 10月底波克罗夫斯克那边乌军在公开搞授勋,正准备表彰士兵的时候,俄军的无人机精准地把坐标送了出去,紧接着导弹狂轰下来,一下子现场人员伤亡惨重,这样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军校办活动也被一波带走几十人,这种集体聚集一点警惕心都没有,真让人看不懂。 乌军不是没有电子干扰装备,可是这类无人机根本不吃这一套,在前线飞得很低贴着地皮侦查,把画面一帧不漏送到后方,乌克兰自己也明知道有这漏洞,却到现在都没拿出像样的对策。 乌军很多时候流程上还在用老掉牙的无线电,很多通讯还是直接明码,俄军随便听听就能捕捉到关键动向,每逢大型活动、仪式,后方刚通个气,前线没捂热,俄军就精准盯上。 乌克兰高层近几年总是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展现所谓“士气”,镜头往前线一摆,想让西方盟友看到部队还在抵抗还能撑住,每拿到一笔援助就要拍视频拍照片给外面看,可一遍遍的明目张胆堆人聚集就是在等着出事,这4.22亿美元的援助说是要提升电子战、防空能力,可实际到前线能见到多少改变?答案几乎让人失望。 西方一直在谈大额支持,口头承诺没少给,什么几十亿、上百亿的数字不断被喊出来,可真正解决士兵面前的子弹、火炮、装备短缺问题的到底有多少能落地?基层士兵陷在补给紧张、后勤断裂的窘境里还得时不时去参加各种政治秀,不管安全与否都得硬着头皮去执行。 前线指挥层也不是没识破危险,只不过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们就算再警觉也很难拒绝上级的各种硬性要求,毕竟前有不少“出头鸟”被撤掉教训在那,没人敢往上冲撞,权力早被政治需求绑架,说是要激励士气,但一场场仪式下来牺牲的却是普通人。 这种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防空资源全部集中在大城市,前线基本靠天吃饭,集会活动被选作打击目标,成了俄军的现成靶子,乌方说要吸取教训,可年年出一样的意外,每次收拾残局的总是那些基层战士,镜头之外没人关注他们的死活。 乌克兰内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裂痕,每一次这样的灾难只会让最底层的士兵更加心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