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男子的老婆出轨后,两人大吵一架,为了骗取保险金,他谎称儿子患病,与堂哥合谋,让堂哥驾车将儿子撞死,制造假车祸骗保。作案当晚,男子特意让儿子去路边小便,为堂哥的货车制造可乘之机。保险公司赔付18万元交强险后,发现堂哥持假证,拒绝支付98万元商业险,并将赔偿责任推给货车车主。法院判决车主赔偿79万元。车主眼看着自己要承担巨额赔偿,这时,一个人的出现,事情出现了转机。 张乙和妻子罗女士是一对夫妻,两人在2013年生下儿子小张。 有孩子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渐渐的,夫妻之间开始有了隔阂。 2020年3月,张乙无意中得知罗女士背着他在外面偷人,张乙气愤不已,跟罗女士大吵了一架。 张乙家里的经济条件本就不好,再加上老婆出轨,一堆的烦心事压得他喘不起气来。 为了弄到钱,他竟产生了邪念,杀 子骗保,但是,他一个人没法完成,得找个人跟他一起。 有了这想法后,张乙越发地不淡定,为了尽快完成自己的计划,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自己曾经跟他做事的老板叶某。 2020年9月份,张乙找到叶某,骗他说,自己的儿子得了重病,治不好了,他想让叶某制造一假的交通事故,撞死他儿子骗保,钱到手后,他会给叶某部分钱。 叶某一听,简直不可思议,他干不了这种丧 尽天 良的事,当场拒绝了张乙。 张乙被拒绝后,他千交代万交代,让叶某不要把这个事说出去。 被叶某拒绝后不久,张乙想到了自己开货车的堂哥张甲,张甲和张乙从小一起玩到大,两人的关系很好。 张乙找到张甲说,自己的儿子小张得了重病,有钱也治不了,为了不让他在病痛中受煎熬,自己狠心一些,痛快送走他。 张甲看着张乙声泪俱下,诉说着自己的不幸,既心疼又同情他。 张乙跟张甲承诺,保险金到手后会分他一部分。 张甲为了钱,也为了帮助好兄弟,最终答应了张乙,一起制造假的交通事故骗保。 2020年10月30号晚上9点多,张乙驾驶汽车把小张带到和张甲约定的地点某村国道G235线。 来到指定地点后,张乙先哄小张下车小便,小张小便结束后,站在后尾箱等候,这时张甲突然开着大货车撞到小车上,小张被撞倒在地。 张乙见状,假惺惺地冲上去抱住儿子痛哭流涕,之后救护车赶到,但是小张还是不治身亡。 交警到达现场后,经过调查,张甲告知交警,他是低头设置导航时没注意,才撞上小车引发事故。 2020年11月份,交警出示责任认定书,张甲负事故全部责任。 同年12月份,经过多方调解,最终达成协议,张甲赔偿小张家属100.5万元,这里面含调解前货车车主罗某垫付的4万元。 2021年1月份,张甲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个月,缓刑一年6个月。 2021年2月份,保险公司将18万交强险中死亡赔偿金付给小张家属张乙。 但,后来保险公司经调查,发现张甲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是假的,保险公司拒绝了赔偿第三者责任险。 张乙一看,傻眼了,保险公司拒绝赔偿,那他找谁要钱。 张乙气不过,于2021年3月份把张甲、罗某、保险公司三方告上法庭,要求共同赔偿87万余元。 2021年7月,法院经过审理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张乙81万元,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后来法院经过调查,张甲的证件是假证属实。 2021年12月份,法院改判罗某赔偿张乙79万元。 得知判决结果,罗某傻眼了,他郁闷无比,把这个事告诉好友叶某。 叶某终于按耐不住,把之前张乙找到他合谋杀 子骗保的事告诉罗某。 2022年3月,罗某跟当地交警举报,怀疑张甲撞死自己堂侄是为了骗保险,这条线索后来转到了刑侦队。直到2023年4月,警方抓到了张乙和张甲,这起“杀子骗保”案的真相才被查出来。 2024年6月,三明中院判处张甲死缓,限制减刑,处罚3万,另外还要退赔保险公司3万元。张甲不服上诉,福建高院驳回,维持原判。 而张乙也因这事被判死刑,他也上诉了,目前还没有结果。 《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张乙因家庭矛盾与经济压力,产生杀子骗保的邪恶念头,属于直接故意,明知杀害儿子会导致其死亡,仍积极追求该结果发生以骗取保险金。 他谎称儿子患病骗取堂哥张甲信任,精心策划作案地点、诱导儿子下车小便创造作案条件,与张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共同犯罪,张乙系教唆犯、张甲系实行犯。 两人的行为突破人伦底线,蓄意剥夺未成年人生命,情节极其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 法院据此判处张乙死刑、张甲死缓且限制减刑,既符合《刑法》第232条对严重故意杀人行为的量刑规定,也彰显了法律对生命权的绝对保护和对极端恶性犯罪的严厉惩处,维护了司法公正与公序良俗。 张甲和张乙的结局警示我们,任何时候都应坚守良知,理性面对生活困境,切勿触碰法律红线。唯有人人遵纪守法、珍视生命与亲情,才能筑牢文明和谐的社会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