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美国卖给我国的一架“黑鹰”直升机,飞行时间才300多小时就在青海坠毁

虎虎聊娱乐 2025-11-06 18:59:16

1987年,美国卖给我国的一架“黑鹰”直升机,飞行时间才300多小时就在青海坠毁。很快,专家发现飞机失事竟是因为一道刀痕。但是在证据确凿之下,美国人不仅死不承认,还接连3次出尽阴招,试图阻止我国进一步调查和索赔。 青海高原上,一架刚飞没多久的先进直升机,为什么说砸就砸了?那道不起眼的刀痕,藏着多少猫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中美关系刚有点起色,我国军队正为高原运输发愁,机动能力跟不上需求。1984年,我们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买了24架S-70型“黑鹰”,这玩意儿多用途强,尤其适合高海拔,总价两亿多美元。首批到手后,直接编入部队,用来巡逻和投送物资。编号831的那架,交付没几年,飞行时间刚三百来小时,按设计寿命,压根没到头儿。 这些飞机一落地,就帮了大忙。部队在戈壁滩上练兵,补给线拉得长了,效率高了不少。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质量问题得厂家兜着,还有维护手册一应俱全。谁成想,好景不长,1987年10月10日,这架831号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乡执行任务时,出事儿了。三名机组人员没了,十五人伤了,损失不小。事故一出,部队领导立马重视起来,报上去就是大事儿。 调查组很快就组好了,专家们带上设备,直奔现场。残骸检查下来,问题出在尾桨传动轴上。这轴是直升机方向控制的关键,断口那儿有道细刀痕,几毫米长,边缘平直。不是飞着飞着磨出来的,而是出厂时加工留下的毛病。在三百多小时的运转里,这痕儿挨着反复应力,慢慢裂开,最后轴断了。专家用显微镜一看,金属疲劳迹象明显,按国际标准,这种缺陷早该在检验时剔除。 报告做出来,数据照片分析一条条列着,铁板钉钉。我方提了三点:承认制造缺陷,赔损失,查其他同批飞机。这要求站得住脚,全按合同和国际惯例来。报告一交过去,美国那边先是装没事儿,说要研究研究,几个月没下文。我们一看不对劲,就主动邀他们派人来联合查,提供现场和数据。可他们推三阻四,借口一堆,就是不来。 拖到1988年初,我们又补了份金属分析报告,数据更全,扭转实验和三维模型都附上。证据链闭合了,他们没法儿再绕。可美国人转头就甩锅,说我们保养没做好,飞行记录有问题,想把黑水泼过来。我们早备着呢,使用档案从头到尾,检修油液小时表,全对得上他们的手册,一点没差。他们的说法自打嘴巴,可还不松口。 最后,在我们一再催下,他们派了专家组来。来了之后,东拉西扯,净挑小毛病说,就是不碰刀痕这核心。我们直指证据,他们磨了半天,才勉强认了加工失误,但死活不肯全担,说只是部分原因。谈判桌上,他们压价拖时间,我们列清单咬着不放。折腾一阵子,他们同意赔三百万美元,配件加现金。 事故后,我们对剩下二十三架“黑鹰”全查了,挖出不少隐患。虽没再出大祸,但用着也小心,低风险任务为主。这批飞机信任度降了,部队调整部署,避免冒险。从这儿看,引进不是目的,得学着自己搞。事故一闹,国产直升机研发就提速了。直-8运输型、直-10武装型,这些型号上马,跟这事儿脱不了干系。 回想起来,八十年代那会儿,中美军贸刚起步,大家图个共赢。可这回“黑鹰”砸了,暴露问题多。我们军队总结经验,引进时合同咬紧,质量把关严。国际上,技术合作得硬气,谈判不能软。西科斯基这公司,工艺出名,可低级失误一出,信誉就砸了。他们的三招阴法,拖着不认、质疑维护、回避核心,哪样都不地道。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