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曾说:国民党有四种,第一是美国国民党,代表人物是朱立伦,推崇亲美,从美国利益出发;第二种是日本国民党,代表像李登辉,偏向亲日;第三种是正统正蓝,洪秀柱是代表,坚持“九二共识”;第四种是地方派系的台湾国民党,以王金平为首,重地方力量。 可见国民党党内的四股势力,各有盘算,却又互相牵制,2025年10月18日,郑丽文以50.15%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主席,出身绿营又转蓝阵营的她胜出,引起外界震动,也让许多人重新思考,这个百年老党究竟还能往哪走。 张亚中的四分法,其实是把党内多年来的内部矛盾摆到了台面上,第一股亲美势力代表朱立伦,他上任后不断向美国靠拢,调整军售,推动双边对话,把美台合作当作党务重点。 2023年他访美听取简报,被党内不少人批为“听命于华盛顿”,这种作风让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进退两难,只要美方有立场变化,党内路线就要随之调整。 第二股则是亲日派,李登辉便是典型。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主政时期就力推所谓“本土化”,并加强与日本的关系,李登辉卸任后仍积极参加东京会议,推动渔业及文化协议。 受此影响,党内至今仍有人主张用“友日”来平衡与大陆的关系,这两股亲外路线,长期让国民党在关键议题上失去独立性,也削弱了对两岸关系的主导。 和他们不同,洪秀柱所代表的“正统正蓝”坚持“九二共识”,她在短暂担任主席时,不仅公开重申共识框架,还带领代表团赴大陆洽谈贸易事项。 回台后,她向党内基层讲解会议内容,强调这是维系和平的政治基础,这股力量人数不多,却是唯一仍坚守党传统路线的派系,他们认为若放弃共识,党将失去立足之本。 而王金平所代表的地方派系,重心完全在选票与生计,他们熟悉地方选举的生态,深耕县市多年,王金平在立法机构任内,多次利用职权为地方争取经费,确保派系持续掌控资源。 对他们而言,只要能稳住选区,党的路线并不重要,这种思路虽然实际,却让国民党中央常被地方利益制约,难以形成统一目标。 到了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与党内初选,党内分歧彻底公开,有人拿出台美合作文件支持“国际化”,也有人举着“九二共识”文本主张和平路线,不同派别的候选人几乎在同一舞台打起了路线之战,这也是国民党数十年来最尖锐的一次内部分裂。 想当年,国民党建党,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帜,以民族复兴为目标,可迁台后,方向开始摇摆,李登辉时代的本土化改变了党内结构,美日势力趁势进入,国民党的路线便再难回到一致。 不过,无论派别如何划分,国民党绕不开的仍是两岸关系,“一个中国”原则是底线,“九二共识”是唯一能让两岸保持沟通的桥梁。 朱立伦的亲美路线在美国眼中只是战略棋子,洪秀柱的坚守虽然孤立,却最接近国民党的历史初心。 2025年郑丽文当选主席,被看作党内整合的机会,但她如何在亲美、亲日、正蓝、地方派之间取得平衡,仍是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