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搞“台独”的代价!民进党大佬柯建铭一边喊着“抗中”,一边让俩儿子在大陆疯狂捞金,半导体、光电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的钱还拿去支持他的“台独”活动。 最近国台办公布的“台独顽固分子”清单里,柯建铭的名字格外刺眼。 这位在岛内政坛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立院”总召,终于为自己“吃饭砸锅”的做派付出了代价。 说起来,柯建铭的“双面人生”早有苗头。 他在“立法院”天天把“两岸互不隶属”挂在嘴边,去年甚至公开叫嚣“台湾是主权国家”,可转头就让两个儿子往大陆跑生意。 大儿子2018年在厦门注册了半导体封装厂,二儿子紧随其后在苏州搞光电材料。 选这两个地方可不是巧合,厦门挨着台积电,苏州聚集着大陆电子产业链,都是半导体、光电产业的黄金地段。 头几年风平浪静,兄弟俩闷声发大财。 知情人跟我聊过,老大的工厂接的是台积电下游的封装订单,老二的客户里有大陆面板大厂,去年营收已经做到1.2亿新台币。 更离谱的是,这些钱没躺着吃利息。 岛内媒体扒出来,柯建铭竞选“立委”时,儿子的公司直接“捐赠”政治献金;他主导的“台独”智库搞研讨会,费用明细里赫然列着“企业赞助”;甚至连某些激进团体的街头活动,都能查到他儿子公司的转账记录。 柯建铭算盘打得响:用“抗中”口号绑住绿营基本盘,用大陆赚的钱养“台独”机器,两头占便宜。 可他低估了大陆的反制决心。 去年底相关部门就开始梳理他儿子企业的背景,从工商资料到资金流向,从客户名单到关联社团,证据链越拉越长。 今年初,制裁令一下,父子仨的日子全乱套。 柯建铭被禁入大陆,连之前偷偷去的“商务考察”都成了黑历史。 儿子们的工厂更惨:供应商突然说“系统升级”不供货,客户一个个找借口撤单,银行账户被冻,连工人工资都差点发不出。 最扎心的是,以前围着他们转的大陆合作伙伴,现在见着都绕道走。 有位和老二合作过的台商跟我说:“谁愿意跟‘台独’沾边?我们工厂还等着给苹果供货呢,可不能冒这个险。” 其实这种戏码,岛内不是没演过。 前两年有个“台独”议员的儿子在上海开奶茶店,结果被网友扒出他老爹天天骂“大陆威胁”,店门口很快被爱国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不到半年就关张了。 还有个“台独”学者拿大陆课题经费做研究,论文刚发表就被扒出“一边反中一边吸金”,最后连大学教职都丢了。 大陆市场从来不是“法外之地”。 我们欢迎台胞来投资,是因为两岸一家亲;但我们划的红线也很清楚,搞分裂,赚的钱再多也得吐出来。 柯建铭以为自己能“两头通吃”,结果呢? 儿子生意黄了,自己政治信誉崩了,连累家族企业跟着遭殃。 说白了,这就是双面人的必然下场。 嘴上喊“爱台湾”,实际在挖台湾年轻人的就业机会;表面装“抗中英雄”,背后靠大陆养着全家。 现在好了,报应来得又快又狠。 最后想问问各位:这种一边砸两岸关系、一边赚大陆钱的“两面人”,是不是该狠狠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