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伟人的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军领导犯了难,然而,当伟人得知后,当即批示: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怎能打胜仗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高长吉,1933年出生于山东微山湖边的一个渔民家庭,早年家境贫寒,生活艰难,12岁时,高长吉便加入抗日队伍,扛起武器参加战斗,他奔波在战场前线,负责挖战壕、运送弹药、架设机枪,多次在激烈战斗中突围,抗日战争胜利后,高长吉继续参加解放战争,担任班长,带领部队完成夜行军、伏击任务,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战场经验,也磨砺出了果断、坚韧的性格。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高长吉成为高射炮部队的一员,在朝鲜战场上,他凭借精准的火炮操作,成功击落多架美军飞机,为志愿军提供了坚实的空中防护,在战火硝烟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加入空军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空军建设逐步起步,作为一名有实战经验的老兵,高长吉被选拔进入飞行学校,接受系统化的飞行训练,在苏联教官的指导下,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从零开始学习驾驶战斗机,经过三个月的高强度训练,高长吉顺利毕业,并被分配到空军第十八师第五十四团,驻守广东沿海地区,当时,中国空军装备有限,经验不足,面对敌机挑衅时,往往只能严守防线,确保领空安全。 在一次任务中,雷达发现一架敌机接近我国边境,高长吉迅速驾驶战斗机升空拦截,发现敌机持续越界并有深入我国领空的意图,面对敌机挑衅,高长吉果断采取行动,击落了这架敌机,这次行动虽然违反了“禁止擅自开火”的规定,但因其判断准确、行动果敢,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毛主席在审阅相关报告后作出明确批示,肯定了高长吉的表现,并提出“不能因规章束缚战斗行动”的原则,这一事件成为空军实战灵活应对的典型案例。 1965年3月,国民党空军的RF-101侦察机再次进入我国领空,该型飞机因其超音速飞行能力和电子干扰设备,被称为“空中幽灵”,为了应对这一威胁,高长吉所在部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针对性训练,制定了详细的拦截计划,当雷达发现敌机时,高长吉奉命驾驶歼-6战机升空拦截,经过一场紧张的追逐,高长吉果断击落RF-101侦察机,这场空战不仅打破了敌机不可战胜的神话,也为解放军空军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高长吉的多次空战行动中,展现了果断的决策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在战斗中始终坚持“守护国家领空”的信念,面对复杂局势,能够灵活应对、精准判断,在空军装备和经验不足的早期阶段,他的行为成为解放军空军成长的缩影,也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