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个神,刚刚刷到一个数据,直接给我干沉默了。 560万人,啥概念?也就咱们国内一个大点城区的人口规模,居然撑起了一个全球羡慕的“福利天花板”国家。 没错,说的就是挪威,这个2024年人均GDP还稳在8.68万美元的北欧小国,2022年巅峰时更是冲到10.9万美元,把一众发达国家甩在身后。 很多人以为它只是靠石油发家,其实人家早就把“黑色黄金”玩出了新高度,上世纪90年代成立的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到2025年三季度规模已经突破2.04万亿挪威克朗,折算下来每个国民躺着就能分到36万美元“家底”。 乌克兰危机那波能源红利,挪威算是吃到满钵,2023年油气销售收入飙到1310亿美元,比2021年翻了近五倍,但人家没飘,反而把钱更多投去了全球资产。 现在这基金在70多个国家布局了近9000家公司,美国科技股占了四成,就连咱们熟悉的特斯拉、谷歌,背后都有挪威人的股份,2025年三季度光投资收益就有5.8%,这钱生钱的本事绝了。 最让人酸的福利,得从生娃说起,单身女性做辅助生殖,超过2000元起付线就全额报销,怀孕生产全程几乎零自费,这对想独自生育的女性太友好了。 11个月的全薪育儿假能父母共享,每月最高能拿3.8万人民币,就算想多陪娃休无薪假,每月也有5000块津贴,街上到处是推婴儿车的爸爸,“丧偶式育娃”在这儿根本没市场。 一岁娃能进公立幼托,每月费用顶破天1700块,低收入家庭还能减免,老师不局限在教室上课,动不动就带娃去森林里认识植物、观察动物,主打一个自然教育。 放学后的托管服务更是贴心,写作业、玩游戏都行,收费便宜到忽略不计,家长完全不用操心“三点半难题”。 教育方面更是狠活,本国公立大学分文不收,大学生申请的贷款里40%是助学金,不用还,剩下的60%上学期间免息,要是考上国外名校,学费生活费还能报销,养娃到18岁基本就能“脱手”。 但你敢信?2024年挪威生育率才1.44,比2022年的1.41就高了一点点,还是在历史低位,30岁以上女性过半没孩子。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靠石油发家的国家,2025年居然成了全球首个新售乘用车100%电动化的国家,靠的就是用石油收入补贴充电桩,还减免电动车税费,硬生生把“黑金”变成了“绿能动力”。 其实挪威早就想到石油会枯竭,所以用油气收入建了全球最大的水电系统,现在98%的电力都是清洁能源,还在全球投资风电、太阳能,相当于用短期资源换长期未来。 它的基金管理也特别透明,每年都会公开投资明细,国民能随时查到钱花在了哪儿,这种公开透明才让高福利能持续下去。 很多资源国要么把钱挥霍一空,要么陷入腐败,只有挪威把短期财富变成了全民长期福利,这种克制和远见真的少见。 高福利没催高生育率,看似矛盾,其实很真实,女性经济独立、地位提升后,不再把生育当成必选项,这种多元选择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移民确实缓解了老龄化,大多是中东欧的工程师、医护人员,他们生育率比本地人高,但挪威的“詹特法则”(不张扬、平等至上)也让移民融入有点难,配偶找工作不容易。 挪威的成功,不只是靠老天爷赏饭,更靠“会过日子”的智慧,把资源变成基金,把基金变成福利和未来,这种闭环不是随便能复制的。 不过它也有隐忧,油价一波动经济就受影响,2023年人均GDP就从10万跌到8.7万,未来劳动力缺口还得靠移民政策调整。 说到底,560万人的挪威,把“小而精”玩到了极致,它的故事告诉我们,财富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怎么规划和使用。 你觉得其他资源国能学来挪威的模式吗?高福利和低生育的矛盾,到底有没有破解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