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

湖锦行 2025-11-11 16:00:27

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可以不让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可以……,但是不允许中国稀土不卖给美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美国在航天、芯片、贸易等领域频频对中国设限,却在稀土问题上陷入矛盾,自己可以百般封锁,却容不得中国减少稀土供应。这背后,是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数十年积累的战略主动权。 2011年,《沃尔夫条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中国转头自主建成“天宫”,如今吸引多国宇航员参与合作,而美国空间站只能靠延长退役时间勉强维持。 从芯片领域来看,美国施压荷兰ASML,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光刻机,却挡不住中国加大研发,在产业链关键环节逐步突破。 从贸易上来看,《通胀削减法案》把中国电动车拒之门外,中国企业转而深耕欧洲、东南亚市场,份额不减反增;美国试图阻挠中国能源采购,中国用人民币结算、专线运输等方式,稳住了能源供应。 可这些封锁没能遏制中国发展,反而让美国暴露了自身的短板,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 稀土不是普通矿产,而是现代科技的“核心基石”,从高端芯片、战机雷达到电动车电池,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它。美国的军工产业、高端制造业,更是离不开稳定的稀土供应链。 中国的稀土优势,不止于资源储量。全球近70%的稀土开采量、90%以上的冶炼分离能力,让中国形成了从开采、提纯到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 这不是短期能复制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复杂,还涉及严格的环保控制,美国即便有稀土矿藏,也因技术、成本问题难以自主量产。 不少国家的稀土矿石,得先运到中国提纯,再出口到美国,绕一圈还是离不开中国的技术和产能。 为了降低依赖,美国尝试扶持本土产业、投资海外稀土项目,但收效甚微。2020到2023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仍来自中国,本土产业发展缓慢,技术差距明显。 所谓的深海资源开发等替代方案,还受困于环保和技术难题,短期内难以落地。 2025年,中国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将加工和技术服务纳入管控,既保障资源合理利用,也维护国家利益。 然而政策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还设立豁免条款保障民用需求,却仍引发美国强烈反应,媒体频频渲染“稀土危机”,本质是担心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受影响。 中国的管控,是对全球关键资源治理的合理参与。如今多国都在加强核心资源保护,中国的做法既符合国际惯例,也彰显了负责任的态度。 美国一边搞技术封锁、贸易保护,一边要求中国无限制供应稀土,这种双重标准根本站不住脚。 事实上,中国从未用稀土作为“武器”,而是将其作为维护产业安全、优化资源利用的抓手。美国的封锁让中国明白,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航天自主到芯片突围,从市场转型到稀土管控,中国的每一步都在夯实发展根基。 说到底,这场博弈背后,是实力的较量,更是发展理念的比拼。美国试图用封锁阻碍进步,中国则用自主创新和战略布局打破困局。 而稀土的战略价值,不仅在于它支撑了无数高科技产品,更在于它让世界看到:中国从不主动挑起对抗,但也绝不缺少捍卫自身利益的底气和手段。 在全球竞争中,唯有掌握核心优势,才能赢得真正的主动权,这正是中国用实践证明的道理。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观察者网2025-09-19

0 阅读:1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