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4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精准封堵中国转口贸易!一纸协议,中越正面博弈全面引爆。 美越之间的这份协议,简单来说,就是特朗普那边给了越南一个“选择题”:要么接受美国提出的一系列条件,要么就可能面临高额关税! 最后越南还是“跪了”,选了签协议,把针对自己的通用关税定在20%,对部分转口商品甚至收40%的重税,同时答应对美国不少商品实行零关税。 这事儿表面看是越南“倒向”美国了,但你要是细看越南这些年的操作,就明白它其实是在玩拖延和平衡。 越南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太大了,它每年出口的东西有将近3成是卖到美国的,顺差更是约为一千亿美元。 美国要是真把关税提高了,越南经济可受不了。所以现在这个20%的税率,虽然也不低,但已经是越南讨价还价后的结果了。 不过越南也不傻,它虽然签了协议,但在具体条款上留了不少后路。比如美国想让它明确限制使用中国技术,越南就没完全答应,而是采取模糊态度,其实就是想给自己多争取点时间。 因为越南心里清楚,它的工厂和制造业离不开中国的材料跟零部件。中国是越南不可或缺的大客户,两边贸易额很是可观。真要跟中国“割裂”,越南自己的生产线可能先瘫痪。 所以你看到越南一边跟美国签协议,一边又跟中国搞联合训练,还加入了金砖合作。这就是小国在大国之间的生存之道,两边不得罪,两边都捞好处。 而前不久,越南跟中国的联合训练,也是向外界表明:我不站任何一边! 再往深里看,美国想通过施压让企业把工厂从中国搬到越南或者其他地方,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但实行起来问题很多。 越南的基础设施和工人技术跟中国比还有差距,像半导体这种高端产业,不是短时间内能接得住的。 而且就算企业搬出中国,很多也是分散到东南亚好几个国家,而不是搬回美国,因为美国成本太高了。这就导致美国想推动的“供应链重组”效果有限。 反而因为一些协定的存在,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紧了。这个协定有个好处是,商品只要在成员国之间生产,就能累计计算原产地,享受免税待遇。 所以中越之间其实是“中国提供零件,越南组装”的模式,双方都受益。这种区域合作,反而成了应对美国单边制裁的缓冲带。 其实越南这种做法挺现实的,就是典型的“骑墙策略”,但你不能说它没道理。作为一个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生存本来就不容易。 越南既不想得罪美国,又离不开中国市场,所以就尽量在两边之间找平衡。它吸引外资的时候,中国投资的项目还是最多的,这说明经济规律很多时候比政治压力更管用。 现在全球供应链已经不是简单“脱钩”就能解决问题的了。各国经济相互关联,强行割裂只会让大家一起受损。 对中国来说,也许更重要的是继续把自家市场做大,把产业链升级做好,同时跟周边国家搞好合作。毕竟大家都是邻居,利益共享才是长久之计。 像越南这样的国家,其实没有太多选择空间,只能在有限的条件里找最优解。它的摇摆不是因为没有立场,而是因为生存需要。 很多时候,小国想要发展,只能是在灰色地带里找平衡,未来中美竞争可能还会持续,但像越南这样的小国,大概率还是会继续这种“两边下注”的策略。 毕竟对他们来说,经济搞上来了,这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参考资料: 美国与东南亚四国的贸易协定浮出水面,有何玄机.--2025-10-29 02:43·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