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间武器、超高音速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1-11 20:44:32

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间武器、超高音速导弹,基本上都能打航母,那还要航母做什么? 说实话,这问题戳中了不少人心里那点纠结。过去几年,中国海军航母项目推进得飞快,从辽宁舰服役到山东舰下水,再到福建舰今年正式入列,三艘航母编队已经能拉开架势在远海巡航。可偏偏这时候,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群还有空间侦察系统这些家伙事儿发展得更猛,感觉航母刚建好,就有点跟不上趟儿了。难道真被美国那套航母崇拜给忽悠了? 回想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中国海军还主要守着近海,海上防御基本靠几艘老旧驱逐舰顶着。美国海军呢,航母编队横行全球,太平洋上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威慑力拉满。中国要维护领海权益、保障海上贸易线,不搞航母就永远被动挨打。1982年海军司令员刘华清访美时,登上“企业”号航母,亲眼见识了那移动机场的威力,回国后就推动航母研究。结果呢,2012年辽宁舰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护航。接着2019年山东舰服役,2022年福建舰下水,今年5月海试,11月入列南部战区。这三艘航母不是白建的,每艘都代表工业链条的积累:从钢板焊接到舰载机适配,全是自主化进程。福建舰用上电磁弹射,起飞效率比滑跃式高多了,能携带更多重型战机,作战半径直接拉到1000公里外。你说这算不算战略必需?没有航母,中国在南海、东海的行动力就弱一大截。 可问题来了,这两年中国军工迭代太快了。高超音速导弹这玩意儿,简直是航母的克星。东风-21D和东风-26这些反舰弹道导弹,早几年就列装,射程覆盖西太平洋,能从陆基发射车上打出去,速度超音速10倍以上,机动轨迹变幻莫测。兰德公司2015年报告就直言,美国海军在亚太若和中国硬碰,航母很可能成高价值靶标,因为这些导弹结合卫星定位,精度高到能锁定移动舰艇。2025年国防部记者会上,发言人张晓刚也提到,中国高超音速技术是为维护主权,不针对谁,但美方加速部署类似武器,冲击全球军控。想想看,一枚东风-26从戈壁发射,20分钟内就能威胁美军航母群,拦截难度大到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标准导弹系统跟不上节奏。港媒今年10月报道,电子战加高超音速弹,能在台海冲突头几分钟内瘫痪航母防空,美防长奥斯汀4月公开表态,这事儿让美军睡不着觉。 再说无人机集群,这东西更接地气,便宜又管用。中国从2017年珠海航展就秀过119架无人机密集弹射起飞、空中集结的演示,今年9月3日阅兵又亮相完整反无人体系,说明咱们不光会造,还会防。无人机蜂群对航母的威胁在于饱和攻击:几十上百架低成本无人机构建网状编队,从多角度渗透,低空掠海飞行避开雷达,携带小型导弹或自杀式炸弹,一波波砸过去。2049研究所2013年报告就警告,美国航母面对中国无人机群,可能扛不住“蜂群”战术。实际作战中,无人机还能充当诱饵,干扰航母的相控阵雷达,让防空导弹乱了套。俄罗斯乌克兰冲突里,无人机已经证明了这种低门槛高回报的打法,中国版更先进,结合AI自主决策,集群规模能上千架。美媒2025年5月文章说,高超音速导弹加无人机,让耗资百亿的航母时代可能结束,华盛顿的对手们正用这些廉价武器改写规则。 空间武器这块儿,也不能忽略。中国空间资产发展迅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网覆盖,反卫星能力隐隐在手。卫星链路实时提供目标情报,高超导弹或无人机发射前,就能精确锁定航母位置。兰德公司2021年报告评估,中国在太空系统的威胁能力,让美军航母的制空权成泡影。举例,空间侦察预警系统整合多颗卫星,地面站捕捉信号,瞬间传给导弹部队。美军智库推演显示,在第一岛链内,中国A2/AD(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能迫使航母退到关岛以东,远离战场核心区。2025年10月港媒文章提到,中国空间资产不光侦察,还能干扰美军GPS,航母编队没了精准导航,就等于瞎子骑瞎马。 美国自己也纠结坏了。花了几十年建11艘核航母,维护成本一年上百亿,结果现在面对中国东风导弹体系,兰德报告反复警告:亚太对抗中,航母不再是无敌堡垒。那航母到底还要不要?当然要,但不能再用老思路。现代战争不是航母单挑,而是体系对抗。中国专家张军社今年11月分析,福建舰入列带来三方面飞跃:舰载机作战能力提升,电磁弹射适配新一代战机;形成完备海上作战体系,集齐“航母五件套”——歼-15、预警机、直升机等;远海三航母编队,能互降战机、防空圈叠加,执行防御任务。航母不是打仗的唯一工具,而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门票。它拉动舰载机工业、海上预警链、远洋补给网,这些积累让中国具备全球介入能力。宋忠平专家说,中国发展航母适度原则,不搞军备竞赛,主要维护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

0 阅读:0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