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刚登上世界第一,美媒还没来得及反驳,俄罗斯专家就泼了一盆冷水:“中国武器性能是强,但通通没打过仗。” 最近航空界的一份评估报告把成都歼-20推到全球隐身战斗机头把交椅的位置,这事儿闹得挺大。报告来自几个国际军事分析机构,比如AeroTime和National Security Journal,他们根据载荷、隐身性能和雷达系统等指标打分,歼-20拿下高分,武器挂载量高达24,000磅,大部分还能内置,保持低可观测性。2025年8月,这些排名陆续出来,Aviation A2Z甚至把歼-20排到第二,仅次于F-35,但整体看,它在第五代机里稳居前列。中国这边,北京航展上歼-20的飞行表演刚好赶上热潮,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强调这是自主研发的里程碑,从2017年服役到现在,升级版J-20S双座型和J-20A都亮相了,9月长春航展上J-16和J-20联袂秀场,观众直呼过瘾。 这排名一出,美国媒体那边立马炸锅。华盛顿的智库和防务记者们习惯性开始挑刺,他们的逻辑老一套:技术数据看着牛,但实战里行不行还两说。F-35和F-22的拥趸们赶紧翻旧账,叙利亚沙漠里F-35的隐身涂层晒坏了,中东无人机群把阿利·伯克级的雷达算法搞得一塌糊涂,这些尴尬经历反而成了美军迭代的宝贵教训。编辑们正忙着起草文章,标题都想好了,像“隐身神话的实战考验”啥的,准备用波斯湾的电磁干扰和红海的饱和攻击举例,证明纸面实力得经得起真刀真枪。结果呢,他们的稿子还没来得及发,俄罗斯那边就先下手了。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的专家瓦西里·卡申直接来了一句实打实的冷水:“中国武器性能是强,但通通没打过仗。”卡申这人专攻中俄关系和中国军事,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观点总带着数据味儿,不爱空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指,中国军队30多年没上过战场,这不是小事儿。想想看,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实验室里10马赫蛇形机动牛得一批,但真扔到电磁风暴满天飞的战场,能不能准头十足谁知道?055型驱逐舰火力输出碾压阿利·伯克,可波斯湾那种蜂群无人机加干扰的乱战,它还没试过身手。卡申的原话出自对五角大楼报告的点评,他说中国在武器系统上投入巨大,新装备层出不穷,但缺乏实战洗礼是硬伤。这话一出口,社交媒体上转发量蹭蹭涨,美媒的质疑稿子瞬间被挤到边角,他们只好加点平衡,承认歼-20的AESA雷达和WS-15发动机确实领先。 说实话,卡申这盆冷水泼得有理有据。中国军工这些年突飞猛进,歼-20从鸭翼布局到内置武器舱,全是自主创新,航程5926公里,速度Mach 2,隐身设计让它在模拟对抗中占上风。可实战经验这块儿,确实是短板。美军F-35在中东晒掉涂层后,赶紧升级耐磨材料;红海里阿利·伯克被无人机轰得雷达滤波算法漏风,才换来系统大修。这些“丢脸时刻”都成了跳板。中国出口的无人机在中东沙尘暴里光学系统直接罢工,亚丁湾护航的舰艇被廉价GPS干扰器搞蒙眼。实验室再精密,也模拟不出战场的那些“伤疤”。卡申强调,这不是酸葡萄心理,俄罗斯自己也深知实战的价值,苏-35卖给中国后,双方还联合测试过,但中国缺的不是硬件,是那种打出来的韧性。 不过,中国也没闲着,他们知道短板在哪儿,就用出口当试验场,军演当磨刀石。拿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斗机来说,出口版在中印边境克什米尔地区用过,击落过老式米格-21,事后火控系统三天内回厂升级,数据直接反哺国内型号。沙特阿拉伯买的东风-21改进型,拦胡塞武装的导弹,沙漠里实打实的拦截数据传回北京,算法优化立竿见影。PLZ-45自行火炮出口中东,炮管磨损曲线逼着厂家改锻造工艺。这些出口订单不光赚钱,还提供了免费的“战场反馈”。中东用户反馈无人机镜头模糊,工程师就飞过去拆机检查,样本一回国,新合金就上生产线。亚丁湾海盗的GPS干扰,让护航舰队的手动校准经验进了数据库,推动抗扰模块迭代。 更绝的是中国自己的“自虐式”军演,这套路玩得溜。055驱逐舰在南海靶场主动关雷达,半瞎状态下打导弹,退役舰艇当电子诱饵,导弹故意错杀,数据全记账。朱日和基地复刻美军预警机信号,歼-20被迫全盲空战,飞行员靠仪表硬闯,偏差曲线画出来,系统升级就跟上。这样的极限训练,不是为了好看,是真刀真枪模拟战场变量。俄罗斯媒体报道过,中俄联合演习里,中国学着俄方的实战套路,武器出口数据还共享部分,卡申自己就分析过,这些路径把实验室成果转化成可靠货色。 从卡申的视角看,中国缺的是战争经验,不是能力。他在报告里写过,俄中国防合作深厚,俄罗斯卖苏-35给中国时,就带了战斗经验,但中国更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