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惹祸了, 东京直接向中国大使馆抗议:你们要注意言辞,别“砍掉首相的头”。 11月7日,日本政坛又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自民党政客高市早苗在国会上大放厥词,称台湾海峡一旦爆发冲突,日本就会面临“存亡危机”,并搬出《安全保障相关法》里的“集体自卫权”作为依据。 她这话摆明了是想把台湾问题和日本安全绑在一起,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那套说辞进一步升级。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种强硬表态正是她导师安倍晋三那一套的延续,只不过更冒进,也更危险。 高市的言论一出,立刻点燃了中日之间的火药味,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反应迅速,第二天晚上就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措辞相当犀利,用了“砍掉”“斩首”“肮脏脑袋”这样的重话,直接质问对方有没有做好“觉悟”。 他那句“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已经把中国的态度表达得再清楚不过。 日本政府自然不干了,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立刻通过外交渠道抗议,说薛剑的言论威胁人身安全,不符合外交官身份。 这场争论的讽刺之处在于,日本先挑事、先释放军事介入信号,却反过来指责中方的回应“太激烈”,一副“只许我放火,不许你点灯”的姿态。 高市的本意,其实是想借着这番话在国际上刷存在感,尤其是向美国表忠心,让华盛顿看到日本愿意当“前沿盟友”。 可她没想到的是,迎接她的不是掌声,而是一阵冷风,首先出手的是俄罗斯,就在11月10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特意重申:“任何一方都不应质疑千岛群岛的领土归属。” 这话看似平淡,实则是在敲打东京,别忘了你家门口还有个不好惹的邻居。 更让高市尴尬的是,美国的反应比想象中还冷淡。事发两天后,白宫始终没发声,直到媒体追问,才有个匿名官员对路透社回应,说“正在评估事态”“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一句为日本撑腰的话都没有。 这等于明确告诉东京:美国乐见你挑衅,但真要擦枪走火,它绝不会替你擦屁股。 在内外夹击的压力下,高市早苗不得不在11月10日的众议院会议上公开认错,承认自己“言辞不当”,并保证以后说话会更谨慎,但她的低头明显带着战术意味。 因为同一时间,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却坚持她的原话“符合政府立场”,两人一个认错、一个力挺,看上去更像一场政治表演。 外界也注意到,日本资本市场并没有因为这场风波出现恐慌,股市平稳,汇市也没波动。 原因其实很现实,日本经济离不开中国,2024年,中国仍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对华出口额高达1246亿美元。 丰田、索尼等巨头都深度依赖中国市场和供应链,政治上再怎么逞强,商界早已清楚哪边才是真正的命脉。 可与政治上的“嘴上降温”不同,日本的军费却在一路狂飙,2025财年防卫预算创下8.47万亿日元的新纪录,还在加紧在冲绳和“西南诸岛”部署新型导弹部队。 这些冰冷的数字,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说服力。 高市早苗的这场闹剧,折射出日本当下的矛盾:嘴上喊着要强硬,身体却被经济现实和地缘格局牢牢束缚。 她的道歉也许能暂时止火,但那股暗流并没有消失。 日本想当“地区强国”,却又不敢承担风险,这种言行不一的姿态,终究走不远。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