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千亿富豪左晖因肺癌去世,可奇怪的是,他确诊后,第一时间就花大价钱去美国治疗,看最好的医生用最贵的药,结果还是没能留住自己的命…… 左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走在一条不容易的路上。 他是北京化工大学学计算机的,本来和房地产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他硬是跨行进来了,而且选择的是那个问题最多、乱象丛生的中介行业。 他没有背景,也没有现成经验,但很早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改变掉。 公司刚起步时,赚钱的方式也很简单,靠信息不对称“吃差价”,可左晖后来坚决叫停了这种行为,他要求公司必须创造真正的价值,不能再靠耍小聪明赚钱。 他最重要的一次豪赌,是做贝壳找房,即便链家已经是行业的头部企业,他还是投入大量资源,把这个平台做成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 他的目标不是赚快钱,而是改变整个行业的运作方式,这个想法很符合他的理工科思维,也体现了陕西人务实的性格,但这条路争议很大,公司经常被说中介费高,有人甚至指责他推动了房价上涨。 左晖自己也常开玩笑说,他是“北京最大的中介头子”,他很清楚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2008年,有个女客户买房被骗,整个人心灰意冷,那种表情让他记了很久,也许正是这件事,让他宁愿选一条更难的路,也要去改变行业。 人生后期,他的道路更艰难,2013年,他查出早期肺癌,被切掉三分之一肺部,一个几乎不抽烟的人得肺癌,这本身就很偶然。 他曾花大价钱去美国求医,但昂贵的药物也没起效,钱在疾病面前,显得多么有限,医学上肺部血管多,癌细胞容易扩散,本来治疗就难。 他没有停下工作,仍然高压运作,可能也影响了病情。 作家马原当年得肺癌,却选择去海南、云南休养,最终康复,左晖没有休息,他一直在商场上搏杀,直到生命尽头。 家庭方面,左晖也在走一条难路,他常说自己不焦虑工作,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家庭里。 也许和他的童年有关,他父母是科研人员,他从小住校,很少陪伴,可现实是,他对公司的投入极其认真严厉,会亲自暗访门店,检查各种细节,把自己比作球场上的核心哈维,热衷于连接和组织,这份投入,也让他在家庭中常常缺席。 晚年,他曾坦承两个遗憾:一个是没能彻底改变中介行业,另一个是没能陪伴孩子长大,他甚至许愿,希望能穿越到二十年后,听听成年的儿子想对他说什么,这句话,道出了他一生中无法弥补的缺憾。 左晖去世一年后,名下资产缩水超过700亿元,这也侧面证明了他在商业帝国中的核心价值。 他留下的不只是企业,更是一份关于“选择”的真实案例,如何在“难”的路上做正确的事,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难而正确”的分量、代价与荣耀。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上游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