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万万没想到啊!法国小伙马库斯和他朋友三人在成都建立的和平小屋遭破坏,马库斯发视频求助。 11 月 12 日他发视频求助,说小屋门口的地板被人开车压坏,起因是拒绝了一个 “自律委员会” 要的 800 块钱。 这事儿当天就在社交平台炸了锅,评论区很快刷到几千条。 得先说说这小屋有多金贵。 11 月 1 号才在成都成华区落地,不足 50 平米的空间里,摆着马库斯外祖父留下的抗战老照片副本。 他外祖父 1940 年代拍的 618 张原版照片,今年 8 月刚捐给中国驻法大使馆。 小屋开放第一天,新疆粉丝远程送绿植,成都本地人送保温杯,直播间最多 3000 人在线,那热闹劲儿看着都暖心。 破坏这事儿来得挺蹊跷。 马库斯团队里的钟灏松说,对方先是自称 “自律委员会”,要每月交 800 块,说占了公共面积。 可他们是正经租的商铺,周围商户也从没交过这钱。 更有意思的是,问起身份,对方又改口 “自治委员会”,后来还提了 “业委会”。 这身份变的比川剧变脸还快。 11 月 13 号街道办终于回应了,说那不是官方机构,是业主自发的 “自治管理小组”,这是民事纠纷,双方已经初步谈拢了。 但团队还有疙瘩,前一天晚上社区工作人员带对方来道歉,居然问起钟灏松妈妈的住址,换谁都得犯嘀咕。 马库斯这伙人做的事儿,真不是随便搞个网红打卡点。 从 2024 年 4 月发第一条视频,到跨国奔波 400 多天,仨人几乎把家底都搭进去了。 士杰辞了 AI 开发的高薪工作,松松卖了车,爸妈还卖房支持。 之前 2025 年 3 月遭 “照片造假” 质疑时,士杰躲到泰国农村,天天跟几百个攻击服务器的 IP 斗智斗勇。 我前两年在社区搞过公益书吧,特能理解这种憋屈。 当时找物业批场地,对方一会儿要 “消防证明”,一会儿要 “业主签字”,折腾俩月才办成。 后来有居民嫌吵,直接把门锁撬了,报警也只能调解。 公益这事儿,想干点实事儿,总免不了被各种 “规矩” 和意外绊住脚。 这事儿最戳人的反差,是民间的暖跟局部的乱。 马库斯,一位来自法国的友人,不远万里来到此地,以他的坚守,守护着属于我们的历史记忆,其情可感,其意可嘉。 粉丝们恨不得把家当都搬来支持,偏偏冒出个身份不明的组织要钱搞破坏。 有网友调侃 “这是给热心人泼冷水吗”,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 好在街道办及时介入了,不然真寒了人心。 想想看,要是没人管这种事儿,以后谁还敢做公益?马库斯说 99% 的西方人不知道那段历史,他想当桥梁。 这桥梁刚搭起来,可不能让小石子儿绊塌了。 现在仨人还在跟相关方协商,希望能有个彻底的解决方案。 其实不管是 “自治小组” 还是商户,大家的初衷可能都不是坏的。 就是得把规矩说明白,身份亮清楚,别让好心办了坏事,更别让公益人受了委屈。 马库斯在视频里没咋抱怨,就是带着点迷茫问 “为什么会这样”。 这问题值得琢磨琢磨。 我们总说欢迎外人了解中国,可当人家真的带着善意来的时候,得给人家撑起一片安稳的地方。 不然再温暖的心意,也经不住折腾。 小屋的咖啡机还在转,墙上的老照片还在笑。 希望这事儿过去后,来打卡的人能更多。 毕竟能让历史被看见,能让善意被善待,才是这小屋真正的意义。 信息来源: 北京青年报官网——2025-11-02回到起点继续出发 法国青年马库斯及团队在成都打造“和平小屋” 水木法语世界——2025-11-13法国友人马库斯的“和平小屋”被强收保护费?曾向中国捐赠抗战照片


长安土拨鼠
那几个人不是间谍就是让人收买的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