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宣布了   11月12日消息,印度造船厂SDHI近日与挪威Rederie

亨克孤独 2025-11-13 17:41:13

印度突然宣布了   11月12日消息,印度造船厂SDHI近日与挪威Rederiet Stenersen公司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将建造6艘18000载重吨的化学品运输船,合同总价值约为2.2亿美元。   这单生意对印度造船业来说,绝对是近几年最拿得出手的成绩。谁能想到,那个曾经被中日韩远远甩在身后的印度造船业,突然间来了个“王者归来”?   以前提起造船,大家脑子里想的都是中日韩三国争霸。全球93%的造船订单都被这三国包圆了,中国的造船产能更是达到印度的884倍。印度造船业根本排不上,2025年的全球市场份额才0.06%,排名在19到22位之间晃悠。造一艘船的成本比中日韩高出25%到30%,手里连像样的商用订单都没有,只能靠些海军项目勉强维持。   这次能拿下挪威公司的订单,确实让人意外。要知道化学品运输船可不是随便就能造的,虽然18000载重吨不算行业顶尖吨位,但对船舶的密封性、防腐性要求都不低。中国西南地区之前造13800载重吨的同类船,都得攻克不少技术难题。印度这次敢接这个活,显然是有备而来。   可见这背后离不开印度政府的大力推动,莫迪政府一直憋着劲要重振造船业,还喊出了2047年跻身全球前五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愿景,印度政府掏出了7000亿卢比的财政激励计划,真金白银给国内造船厂发补贴。他们还把大型船舶归为“基础设施资产”,让船厂能拿到优惠贷款,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延长了10年。海关流程也简化了,船舶备件进口不用再层层审批,这些操作都让印度船厂的竞争力提了不少。   光有政策还不够,印度还主动出去拉关系。政府官员跑到日本、韩国和北欧国家搞路演,专门吸引造船领域的投资和技术。韩国现代重工、日本商船三井这些行业巨头,都表达了和印度合作的意愿。毕竟对日韩企业来说,和印度合作能多一个生产基地,还能避开一些地缘政治风险。   其实这已经不是印度近期的第一个大订单了。10月中旬,印度科钦造船厂刚和法国达飞集团签了3亿美元的合同,要造6艘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船。科钦造船厂还和韩国现代重工搭上线,专门学人家的先进技术。这些合作都在慢慢补印度造船业的短板,让他们终于能接下国际主流的商用船舶订单。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造船业想真的追上中日韩,还差得远。目前印度最大的国产油轮载重才9.3万吨,连15万吨以上的超大型油轮(VLCC)都造不出来。这次接的化学品运输船,虽然技术要求不低,但和LNG船这种“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比起来,难度还是差了一截。而且印度船厂的成本控制问题还没彻底解决,国际竞争力只能说刚够着门槛。   当然挪威公司选择印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现在全球造船订单排期都很满,中日韩船厂的手上都压着不少活。印度船厂的交付周期相对灵活,再加上印度政府给的补贴,报价上可能有一定优势。对挪威船东来说,多一个选择也能分散风险,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印度造船业的进步确实值得肯定,从以前的边缘化角色,到现在能连续拿下国际大单,这背后是政策扶持、国际合作和自身努力的共同结果。但要真正实现“全球前五”的目标,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得先把成本降下来,把核心技术吃透,还得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   至少现在看来,印度造船业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以前大家聊造船,根本不会提印度。现在不一样了,他们用实际订单证明,自己已经具备了承接国际商用船舶的能力。未来几年,随着更多国际合作落地,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印度造船业或许真能在全球市场上分一杯羹。只是这杯羹能不能越分越大,还得看他们自己能不能把握住机会。   来源:澎湃新闻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pao49033

pao49033

2
2025-11-13 20:54

能早出来才是真本事

pao49033

pao49033

1
2025-11-13 20:55

能按时按量造出来才是真本事。拭目以待吧!

猜你喜欢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