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T1机场海关只抽查中国人!2024年春节从中国出来的航班,海关就守在出口处

洞察观史 2025-11-15 18:46:17

马德里T1机场海关只抽查中国人!2024年春节从中国出来的航班,海关就守在出口处,只要有中国人大包小包,很多箱子的,基本就会被抽查,而且抽查的准确率很高。 去年春节前后,不少从马德里T1机场入境的中国同胞,都碰到了件窝火的事。海关人员就守在出口通道,眼睛跟精准导航似的,专挑那些拖着大行李箱、箱子外面缠满透明膜的中国人。 有位王先生(化名)事后说,他带的家乡干货全被没收了,而他朋友从T4航站楼入境,同样带了行李,却顺顺利利没被检查。 这事不是个例,2024年1月23日就有华人媒体专门报道过,当时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附和。 有人说自己被查时,旁边的欧洲游客拖着更大的箱子却直接放行;还有人说海关连开箱的理由都懒得细说,就一句“例行检查”。最让人费解的是,他们抽查的“命中率”还真不低,十个人里能查出六七个带了违禁品,大多是肉类、水果这些没申报的食品。 有意思的是,马德里机场不同航站楼的待遇天差地别。T1航站楼主要承接国航等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而T4是其他国际航班的主要停靠点。 有经常往返中西的留学生做过对比,2024年1月到2月,他从T1入境三次被查了两次,从T4入境四次一次没被查。这种“看航站楼下菜碟”的操作,很难用“随机抽查”来解释。 咱先看看西班牙海关自己定的规矩。他们官网2023年更新的《入境物品检查条例》里写得明明白白,检查要“基于风险评估,不得因国籍、种族等因素区别对待”。 可实际操作里,国籍偏偏成了最明显的筛选标准。中国驻西班牙使馆2024年2月专门就这事和西班牙海关沟通过,对方给出的说法是“春节期间中国游客携带违禁食品比例较高”,这话听着有点道理,可总不能因为少数人不守规矩,就把一船人都当可疑分子吧? 更值得琢磨的是“命中率高”这个说法。说白了,要是专挑一类人查,哪怕本来违禁率不高,集中筛查后“命中率”也会上去。 就像你在苹果堆里专挑有斑点的找,肯定比随机拿要容易找到坏果。2024年西班牙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人均消费达到1800欧元,是欧洲游客的1.5倍,这么重要的客群,却遭遇针对性检查,难怪不少人说“花钱买罪受”。 这事里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T1航站楼的特殊定位。它是国航等中资航司的主要运营基地,春节期间几乎成了中国航班的“专属航站楼”。海关把检查力量集中在这,表面看是盯航班,实际上就是盯乘客国籍。 有西班牙本地律师2024年3月在《国家报》撰文分析,这种“间接针对性”检查,已经踩了欧盟《非歧视指令》的边线。 咱不是说海关不能查,违禁品该没收就没收,该罚款就罚款,没人有意见。可问题在于“看人下菜碟”的方式。 有位做外贸的张姐说得好:“我每次都主动申报,可还是被查,旁边老外提着可疑的包裹却没人管,换谁心里都不舒服。”你们有没有在国外机场碰到过类似的针对性检查? 好在这事后来有了进展。中国驻西班牙使馆2024年4月再次和西班牙海关总署交涉,对方承诺会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培训,明确禁止国籍歧视。 2025年春节有游客反馈,T1机场的检查虽然还严,但不再只盯中国人,而是对所有携带大行李的乘客随机抽查。这说明只要积极沟通,不合理的情况是能改善的。 其实海关检查有“重点方向”能理解。2023年西班牙海关统计,来自亚洲的入境违禁品里,食品类占了72%,其中中国游客携带的比例确实不低。但重点筛查和针对性歧视是两码事。 比如可以在入境通道放多语言提示牌,明确告知不能带什么,而不是靠眼睛“扫国籍”。日本成田机场就做得不错,他们在中文提示牌上把违禁品列得清清楚楚,检查效率高还不招人烦。 西班牙旅游界对这事也挺着急。2024年中国游客给西班牙带来了23亿欧元的旅游收入,不少商家都学了中文,就为了更好服务中国客群。 海关这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操作,无疑会砸了他们的饭碗。巴塞罗那旅游协会2024年5月专门发了声明,希望海关能“用更智慧的方式监管,别把游客推走”。 国际旅行本来是件开心的事,海关检查是为了安全,不是为了给游客添堵。靠国籍来判断风险,既不专业也不公平。就像咱们不能因为个别老外不守规矩,就对所有老外另眼相看一样。尊重是相互的,海关守好规矩,游客主动申报,这才是双赢。 今年春节也不远啦,打算去西班牙的朋友也不用太担心。记住主动申报所有食品类物品,不确定的就提前问海关,实在不行就少带点干货,当地的中超大多能买到。毕竟出去玩是为了开心,别让行李检查坏了心情。 信息来源: ES华人信息 ——2024年1月23日华人注意!马德里T1出关专查华人!一抓 一个准!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韭菜炒大葱

韭菜炒大葱

3
2025-11-15 18:57

这是应该的啊,哪里违法行为多往哪里很查,等违法降到零你看还查不查?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