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我猜中了 美国终于正式宣布了 11月11日,美国政府直接摊牌,宣布美国不再给乌克兰付钱了,还强调美国因乌克兰局势受损,此前已为乌克兰花费3500亿美元。现在他们通过北约向我们付款。 这3500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啊,搁谁家都得肉疼。美国现在欠的债都快比一年赚的钱还多了,国债占GDP的120%,国内通胀又厉害,老百姓买个菜、加个油都觉得贵,哪还有心思天天给别的国家送钱? 之前就有美国议员喊过,再这么无节制援助乌克兰,美国自己的财政都要崩了。而这钱要是花在美国国内,能修多少条路、盖多少所学校?可现在全砸在了战场上,普通美国人肯定不乐意,不少人都说“做得太过了”,这股怨气直接传到了国会里。 国会里两拨人早就吵翻了。民主党之前一直把援乌当“政治正确”,觉得能遏制俄罗斯,还能显美国的老大威风。可共和党根本不买账,尤其是特朗普那边,老早就喊着“美国优先”,说美国这是被乌克兰“剥削”了。 现在共和党说话越来越硬气,好几次把援乌的拨款法案给拦了下来,硬是让乌克兰前线的武器都断了供,连重镇都丢了。美国政府一看这架势,再硬着头皮给钱,国内就得炸锅,所以只能喊停直接援助。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心思早不在欧洲了。这些年他们一门心思想把资源往亚太挪,又是搞“印太战略”,又是拉小圈子围堵别人,哪儿还有多余的力气耗在乌克兰?就像一个人手里钱有限,这边给朋友花多了,那边想做买卖的本钱就不够了。美国现在就是想从乌克兰的泥潭里抽出身,把钱和精力都用到亚太那边去,所以才急着把援助的担子甩出去。 那“通过北约向我们付款”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说白了,美国不是不管乌克兰了,是换了个“让别人掏钱、自己赚钱”的法子。以前是美国无偿给乌克兰送武器,现在改成让北约的欧洲盟友出钱,通过北约这个圈子向乌克兰供应武器——但这些武器大多是美国造的,等于欧洲国家把钱交给北约,北约再向美国买军火,最后送到乌克兰手里。这么一来,美国就从“花钱的”变成了“赚钱的”,之前花出去的钱说不定还能赚回来不少。 美国这么干,算盘打得可精了。首先就是能减轻自己的财政压力,不用再从国库掏钱贴补乌克兰,反而能靠卖军火让国内的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你知道美国的军火商势力多大吗?只要能赚钱,他们肯定会帮政府吆喝,这样国内反对的声音也能小点儿。 再者就是逼着欧洲盟友扛责任。特朗普早就看欧洲不顺眼了,觉得他们一直享受美国的安全保护,却舍不得花钱。之前就逼着北约国家把军费提到GDP的5%,现在借着乌克兰的事,干脆让他们直接掏钱买武器,等于把这场战争变成了“欧洲自己的事”。欧洲离乌克兰近,最怕俄罗斯往西扩张,就算心疼钱也得掏,美国这是掐准了他们的软肋。 还有个藏得挺深的心思,就是美国想把自己摘出来,避免和俄罗斯直接冲突。之前美国直接援乌,总被俄罗斯说是“挑事的”,现在让北约走到台前,美国就成了“背后指挥的”,就算局势紧张,也能说“这是北约的决定”,回旋余地大多了。而且通过把控武器供应,美国还能更牢地抓着北约的指挥权——盟友们都用着美国的武器,不听美国的话能行吗? 这么一捋就清楚了,美国停了直接援助,根本不是不想管乌克兰了,而是打得一手“省钱又抓权”的好牌。既顺着国内的意思减了支,又把包袱甩给了欧洲,还能靠卖军火赚钱、巩固自己在北约的地位,顺便腾出手来搞亚太战略,简直是一举多得。 可欧洲盟友也不傻,心里肯定憋屈得慌——凭啥好处美国占着,钱却要我们出?但现在骑虎难下,只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乌克兰更惨,以前能白拿武器,现在得看美国和北约的脸色,要是欧洲掏钱不积极,前线的武器供应照样得断。说到底,这场冲突里,最受伤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而美国却在背后算着自己的小账,这心思真是太明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