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方面突然宣布了,从2026年起上调访日签证费用。 这可是日本自1978年以来首次调整签证费用。将近半个世纪保持不变的签证费,如今终于扛不住汹涌的游客大潮。 日本这一决定,明显不是临时起意。官方说要“与欧美看齐”,把现在 3000 日元(单次)和 6000 日元(多次)的签证费提高。 更关键的是,这笔新收入将用于缓解日本国内景点“过度旅游”的问题。 时间点也很有意思。2026 财年正式执行。 换句话说,日本不是冲动涨价,而是很早就算好了账。 据说这波调价方案,还纳入了综合经济方案里。 再看看访日数据。今年上半年访日外国游客就已经突破 2000 万人次。 这“人潮”和财政缺口双压下,日本当局显然把游客当“活钱袋”用了。 有人说,这不是涨价,而是日本在有意“挑客人”:把那些预算低、来打卡的人挡在门外。 但问题在这儿:这样一涨,将损害哪些基层业者的利益? 很多中小民宿、小吃摊、纪念品店,最靠普通游客撑门面。涨签证费,这基础盘可能被侵蚀。 更事实是,日本不少观光胜地早就挤得不行,这涨价是为了“缓人”,但游客体验质量能不能跟上? 很显然,日本这步棋是精算而不是妥协。他们想用高价筛人,用外部的钱补财政。 这种做法,是在走“高质量游客”路线,但也冒了牺牲基层旅游经济的风险。 我的判断很明确:日本这不是单纯调控,而是一次结构性转变。面对游客数量和财政双重压力,他们选择了“收费筛选”和“高价优选”模式。这背后,是日本对未来旅游结构和国际形象的重塑。 你怎么看,日本这波涨签费,是理性调控,还是在收紧“欢迎”这扇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