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昨晚说,任何与俄有业务往来的国家都将受到严厉的

史鉴奇谈 2025-11-17 12:11:35

11月17日,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昨晚说,任何与俄有业务往来的国家都将受到严厉的制裁,他告诉媒体,共和党人正起草一项法案,计划对这些国家实施制裁,伊朗可能被列入名单,他说:这是我提议的,任何与俄罗斯有业务的国家都有份,留给他们的时间已不多了,请记住,这次我们是认真的,你一定会看到!”   特朗普这番表态,可不是临时起意。他特意强调:“这是我提议的,所有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都有份。”这话听着像在划红线,可背后藏着更深的算计。   要知道,现在俄乌冲突都拖到第四个年头了,美国带着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早就堆成了小山。从能源出口到金融系统,从科技产品到日常消费品,能禁的几乎都禁了。   但效果嘛?俄罗斯经济确实受了伤,可远没到跪地求饶的地步。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印度、土耳其这些“中间商”国家,一边跟俄罗斯买能源,一边转手卖给欧洲,愣是把制裁漏洞钻成了筛子。   特朗普这次突然跳出来,摆明了是要堵这些漏洞。他放话的时机也很微妙——共和党刚在国会选举里拿下参众两院控制权,党内那帮“对俄强硬派”正摩拳擦掌。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图恩上个月就放风,说要推动更严厉的制裁法案,现在特朗普亲自下场背书,等于给法案装上了加速器。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特意把伊朗拉进来当“陪绑”。伊朗和俄罗斯最近在军事合作上越走越近,从无人机到导弹技术,两国打得火热。特朗普这招,既是在警告伊朗别太嚣张,也是在给共和党内的“反伊派”递刀子——你们不是总说伊朗威胁大吗?现在机会来了,要不要一起干?   但特朗普这盘棋,真能下得顺吗?先说说制裁的可行性。美国要制裁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最直接的招数就是二级制裁——谁敢买俄罗斯的东西,我就断你的美元结算,卡你的金融命脉。可这招现在越来越不好使了。   欧洲国家早就被能源危机折腾得够呛,现在正偷偷摸摸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德国、匈牙利这些国家,嘴上跟着美国喊制裁,背地里该买还得买。要是美国真把制裁大棒挥到欧洲头上,只怕第一个跳起来反对的就是自己的盟友。   再说说印度这个“刺头”。印度可是俄罗斯能源的大买家,每个月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够填满几十艘超级油轮。   更关键的是,印度拿到低价油后,转头就精炼成成品油卖给欧洲,赚得盆满钵满。美国要是敢制裁印度,莫迪政府分分钟能掀桌子——别忘了,印度可是美国拉拢的“印太战略”核心伙伴,在芯片、国防等领域合作正热乎呢。真闹翻了,美国在亚洲的布局都得抖三抖。   还有土耳其,这个北约里的“异类”,最近跟俄罗斯走得那叫一个近。从S-400防空系统到核电站项目,两国合作项目一个接一个。   土耳其还仗着自己控制着黑海出海口,时不时给俄罗斯军舰放行,气得美国直咬牙。可土耳其地理位置太关键了,北约在叙利亚、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都得靠土耳其的基地和领空。真把土耳其逼急了,直接倒向俄罗斯,美国哭都来不及。   更别说中国了。中俄贸易额去年已经突破2400亿美元,能源、农业、高科技领域的合作越来越深。   美国要是敢对中国搞二级制裁,那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中国手里握着上万亿美债,还是全球14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真打起贸易战,美国自己的供应链都得断成八截。   特朗普当然知道这些麻烦,所以他特意加了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这话听着像威胁,可更像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要是最后法案没通过,或者执行起来软趴趴,他就能甩锅给国会:“我都提醒过了,是你们不争气。”这种套路,他在第一任期里可没少玩。   不过话说回来,特朗普这次表态,倒是暴露了美国对俄政策的深层困境。四年过去了,美国发现,光靠制裁根本打不垮俄罗斯,反而把自己搞得骑虎难下。   欧洲因为能源危机对美国怨气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因为美元霸权越来越反感,就连美国自己的企业,也因为制裁损失惨重。现在特朗普急着推新法案,说白了就是想证明“我还能掌控局面”,可现实会不会给他面子,那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这个世界早就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时代了。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