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少用盐?医生提示:除了盐,另外四种高钠调味也应少用,早知道早改变 一说起控制血压,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少吃盐。于是有些人做饭一丁点盐都不敢放,连面都选低钠的,看起来很努力,其实方向偏了一大半。 医生反复提过,真正让钠摄入超标的,不一定是那一小勺食盐,反而是一些“隐藏钠”调味料,用着不觉得多,实际上含钠量吓人得很。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盯着盐罐子没用,关键是那些天天都在餐桌上的调料,才是“幕后大哥”。 酱油看起来没多咸,一点点提味,但很多人一做菜就哗啦啦倒一圈。有数据显示,每10毫升普通酱油含钠量超过800毫克,差不多是一克盐的钠含量。 一天三顿饭,用酱油炒两个菜,钠摄入很容易爆表。低钠酱油确实能减少一些,但很多人觉得不够味,结果加得更多,最后还是高钠。有调查发现,大约60%的家庭日常钠超标都是由高频使用酱油造成的,这一点看着不起眼,其实很关键。 味精这个东西争议一直挺多的,有人怕它伤脑,有人担心增压。医生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钠字在这儿可不是摆设。 每克味精里含有约120毫克钠,不控制使用量,炒菜撒几勺下去,还是在吃钠。不少家庭为了提鲜,用味精替代盐,结果变成“换汤不换药”。而且它不像盐有明显咸味,容易被忽视。控制高血压最怕的就是这种“隐形添加”。 还有不少人做菜前都要来点蚝油,特别是炒青菜,感觉颜色好看味道浓郁。但蚝油的含钠量同样惊人,每10克就含有约500毫克钠,而且菜一热,味道散得快,总有人忍不住多放几勺。 超市里部分品牌甚至为了口感,加工得更咸,这种变相增加钠摄入的方式,对血压极不友好。世界高血压联盟建议,每日总钠摄入应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这几样调料一上桌,一顿饭就快用掉一半额度。 还有一种大家特别容易忽略的就是火锅底料。冬天吃火锅热乎是热乎了,但调味料一堆,加起来的钠含量比平时一整天还多。火锅汤底本身就咸,还喜欢蘸点海鲜酱、香辣酱,没几口下去,身体就开始储水、血管压力上升。 有研究指出,高钠饮食连续一周,会导致血压上升幅度超过8个毫米汞柱,对于本身血压就不稳定的人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 这些调味品看着无害,用起来也没感觉不舒服,但钠就是这么悄悄在身体里积累的。很多人吃得清淡,但其实摄入的钠一点没少。 医生一再提醒,不是光戒盐就算控钠成功了,那些炒菜蘸饭里藏着的高钠“帮凶”不除,血压控制永远在打折扣。 控制饮食要看整体,尤其是这些看似普通的调料,背后藏着的才是真正该警惕的东西。说到底,调味不等于多放,吃得顺口更不是越咸越好。高血压想要稳住,不能只盯住盐罐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