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世“硬脱钩”荷兰总部,全球半导体版图裂变!

有渔儿 2025-11-19 17:19:01

中国安世,脱离荷兰安世半导体总部,构建自主可控的运营体系 中国安世(Nexperia China)宣布“独立经营、产品自研自销、企业自负盈亏”,并明确表示脱离荷兰安世半导体总部。 中国安世的“独立宣言”,不是简单的企业内斗,而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科技封锁下的一次“战略突围”。 它展现了从“依附式发展”向“自主可控”转型的决心,也预示着未来更多跨国中资企业可能走上“本土化重构”之路。这不仅是安世的一战,更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里程碑。 1. 中国企业自主意识与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面对荷兰总部冻结资产、断系统、停薪资等极端手段,中国安世并未被动妥协,而是迅速启用备用系统、保障员工权益、维持订单交付,展现出极强的危机应对能力和组织韧性。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自救”,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争取主动权的标志性动作。 2. 技术与运营“去依附化”成为现实选择 安世中国宣布不再接受荷兰总部指令,员工有权拒绝未经中国法人同意的外部命令,并强调将依法合规、独立运营。这意味着中国安世正从“跨国子公司”转型为“本土化独立实体”,在IT系统、财务管理、供应链等方面实现“去总部化”,构建自主可控的运营体系。 3. 中美科技博弈下的“脱钩”样本 此次冲突背后,是美方施压荷兰政府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延续。荷兰政府冻结中资实控人职务、托管股权,实质是配合美国出口管制、遏制中国半导体崛起。中国安世的“独立宣言”,正是在这一地缘科技博弈背景下的“硬脱钩”回应,标志着中国企业不再被动接受“规则”,而是主动重塑规则。 4.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面临重构压力 安世中国承担全球约70%的封装测试产能,是汽车半导体关键环节。此次分裂导致欧洲车厂(如大众、奔驰)面临断供风险,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已公开预警。中国安世转向人民币结算、本土供应链对接,欧洲则被迫寻找替代产能,全球半导体分工体系出现实质性裂痕。 5. “中国本土版安世”正在诞生 安世中国不仅宣布独立运营,还计划在中国境内重建研发、制造、销售全链条体系,甚至传出已成立新实体、向员工提供调职方案。这预示着:一个脱离荷兰总部、由中国资本控制、服务中国及全球市场的“新安世”正在孕育,可能成为中国功率半导体自主化的关键平台。 6. 法律与主权意识的觉醒 中国安世多次声明:荷兰总部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所有运营必须遵循中国法律。这反映出中国企业开始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身主权与经营权,也体现出中国监管部门对“外资控制”与“技术主权”问题的底线思维。

0 阅读:61
有渔儿

有渔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