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万科A盘中跌至6.04元,最终以723亿元市值定格十年新低,较2018年36.37元的历史高点跌幅超82%,6年市值缩水八成。这场股价崩塌不仅是万科自身经营失策与行业下行的共振结果,更戳破了多年来一众房地产大V“房价永远涨”的虚妄言论,成为楼市神话破灭的标志性注脚。万科股价的持续沉沦,根源在于企业战略失误与经营基本面的全面恶化。2014年起,万科开启“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在住宅业务之外大举扩张商业地产、物流地产等重资产业务,为此加杠杆激进拿地,2014至2017年有息负债从690亿元激增至1906亿元,增幅达196%。然而当行业调整信号显现,郁亮2018年高喊“活下去”时,万科却未采取万达式断臂求生的果断举措,仅小幅放缓拿地节奏,错失降杠杆最佳窗口。2025年,恶果集中爆发:前三季度净亏损280.16亿元,第三季度单季亏损160.69亿元,房地产开发业务税后毛利率跌至仅2.0%,部分项目出现售价低于成本的倒挂现象;总负债高达8730亿元,短期有息负债超1500亿元,而货币资金仅656.77亿元,现金短债比低至0.43倍,流动性缺口巨大。2025年管理层动荡——董事长辛杰失联后辞职,国有资本深铁全面接管,以及项目交付纠纷等负面舆情,市场信心彻底崩塌,股价沦为“自由落体”。 这场崩塌背后,是无数被大V言论误导的投资者的血泪史。多年来,以“炒房教父”欧成效为代表的大V,始终鼓吹“房价永远涨”,推崇高杠杆炒房甚至违规骗贷的投机逻辑,其水库论坛曾聚集60多万拥趸;财经学者郎咸平借专业光环,渲染旅游地产、康养地产乃至海外土地的增值神话,带队团购的项目让不少人亏掉首付;“环京天王”陈宝存主导的固安、怀来等地楼盘团购,最终以多个项目烂尾收场;任泽平则以专业财经视角持续唱多房地产,成为不少投资者买房的“精神支撑”。这些大V利用普通民众对资产增值的焦虑,刻意回避行业风险与企业经营隐患,将房地产包装成稳赚不赔的“造富赛道”。在他们的舆论引导下,许多人不仅高价入市购房,更跟风买入万科等房企股票,坚信龙头房企的股价会随房价同步上涨。 如今万科股价创十年新低,市值仅723亿元,较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央企房企已明显落后,彻底击碎了大V们构建的“龙头信仰”。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曾经鼓动投资者加杠杆的大V们,自身也难逃行业寒冬——欧神如今深陷现金流危机,曾曝出向粉丝借10万元还月供的消息,却仍嘴硬宣称上海内环房价将达25万/平;陈宝存因主推项目烂尾,十余个账号被投诉封禁后销声匿迹;而跟着郎咸平、任泽平等人“抄底”的投资者,无论是买房还是买股,大多面临资产大幅缩水的困境。万科的案例并非个例,而是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当前全国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2025年1-10月销售额同比下降9.6%,行业出清预计还将持续3-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