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真的在准备打仗!产经新闻报道,日本自卫队官员表示,一旦开战,日本自卫队将配合美军击沉福建号航母! 最直观的证据就是日本一路飙升的国防预算,2024 财年防卫预算直接冲到 7.9496 万亿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 3816 亿,创下历史新高。这笔钱没花在别的地方,重点全砸在了 “反擊能力” 和导弹防御上,光长距离导弹的研发配备就砸了 7340 亿日元,还专门拨款 3731 亿日元买两艘搭载 “宙斯盾” 系统的军舰,计划 2027 和 2028 年服役。 更狠的是,日本政府早就定下目标,2023 到 2027 这五年要把防卫费总额堆到 43 万亿日元,相当于每年都在刷新纪录,这种砸钱速度,哪里是 “专守防卫”,分明是在为大规模战争囤货。 导弹领域的动作更是暴露了真实意图,日本现在主推的 12 式反舰导弹,原本射程只有 200 公里,根本够不着航母战斗群,可他们硬生生搞出了升级方案,舰载版 17 式已经把射程提到 400 公里,空射版测试阶段就达到 300 公里,加上载机航程,打击范围直接翻倍。 更离谱的是,日本还打算把 12 式的射程最终提升到 1500 公里,到时候这玩意儿就不再是单纯的反舰导弹,而是能打击军港、内陆目标的巡航导弹。这种能对陆攻击的远程武器,再配上 ASM-3A 超音速空舰导弹和隐身反舰导弹的研发计划,日本分明是在构建一套全方位的攻击体系,所谓 “配合美军击沉福建号”,不过是这套体系的一个应用场景而已。 军事演习的频率和内容也透着备战的味道,2025 年美日 “坚决之龙” 演习,直接把美军的新型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部署到山口县岩国基地,还专门练了 12 式地对舰导弹的机动发射,加上 “海马斯” 火箭炮、M270 多管火箭炮的实弹射击,全程围绕着 “远程打击” 和 “协同作战” 展开。 可话说回来,日本的野心再大,也得看看自己的实力到底够不够格。当年二战时,日本海军靠着 130 万吨的舰艇总吨位在亚洲横行,可现在时过境迁,中国海军早已不是吴下阿蒙。福建号的满载排水量超过 8 万吨,配备的电磁弹射技术能让舰载机高效起飞,歼 - 35 的隐形能力能突破大多数防空系统,再加上航母战斗群的多层防御网,日本那点导弹根本不够看。 12 式导弹虽然号称要提升到 1500 公里射程,但亚音速飞行的特性,很容易被 055 大驱的海红旗 - 9B 导弹拦截,就算有美军配合,面对体系化作战的中国海军,也未必能占到便宜。 更讽刺的是,日本的备战之路充满了先天缺陷。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的石油、稀土等战略物资大多依赖进口,一旦开战,海上运输线很容易被切断,到时候别说量产导弹,连军舰出海都成问题。 而且日本的军事工业看似强大,实则存在诸多短板,12 式导弹的射程提升计划,本质上相当于重新研制一款新导弹,技术难度极大,能不能按时量产还是个未知数。就算真的造出了足够的导弹,面对中国的反制手段,日本本土的军事基地、工业设施,甚至民用基础设施,都可能成为反击的目标,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日本民众。 国际社会对日本的野心也早有警惕,亚洲邻国经历过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对其扩军备战的行为自然高度敏感,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加强自身国防建设,防范潜在威胁。 就算是美国,虽然表面上和日本眉来眼去,不断深化军事合作,但心里也清楚日本的野心,不会真的让日本脱离自己的掌控。一旦局势失控,美国很可能会牺牲日本的利益来保全自己,到时候日本只会落得个 “被利用、被抛弃” 的下场,重演历史的悲剧。 日本自卫队官员叫嚣 “击沉福建号”,看似嚣张,实则暴露了内心的焦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日本在地区格局中的优势逐渐丧失,只能靠着抱紧美国大腿、搞军事扩张来寻求安全感。可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只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破坏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最终反噬自身。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穷兵黩武的道路注定走不通。日本如果真的执迷不悟,继续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在备战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不仅会遭到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也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福建号航母的存在,不是为了挑起战争,而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任何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必将遭到坚决反击,日本所谓的 “击沉福建号”,终究只是自欺欺人的幻想。 现在的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才是主流,日本应该认清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军事野心,回到对话协商的轨道上来,用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地区问题。如果非要逆流而上,抱着军国主义的旧梦不放,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日本再次陷入灾难的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