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钢这下出名了! 不仅中国,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 因为他的英语。北大法律系毕业生一枚,德国汉堡大学硕士,汉堡大学在德国排名前十,对语言要求极高,能去的基本都是顶尖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汉堡大学在德国的分量远不止“排名前十”这么简单。这所学校是德国官方认证的“精英大学”,全德国只有11所,相当于咱们国内的顶尖985里再挑尖子。它的法律专业更是王牌中的王牌,每年申请的国际学生里,能拿到offer的连10%都不到,光语言关就卡掉一大半——要考到德语德福满分16分,英语还得达到C1水平,也就是能无障碍应对学术辩论和专业谈判。 李成钢能从这里拿到硕士学位,本身就说明他的语言能力和专业功底早经受过硬核考验。可这次他因为英语“火”遍全球,不是靠炫技,而是在国际场合里,用精准、流利的英语把中国立场讲得明明白白。不像有些所谓的“高知”,拿着名校文凭,一到实际交流就卡壳,之前有调查显示,国内部分留学生就算雅思过了7分,在海外学术会议上能完整表达观点的还不到一半,对比之下更显真本事。 咱们常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李成钢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本科在北大法律系打下的基础,加上汉堡大学对国际法的深度研究,再配上能和native speaker掰扯法理的英语能力,凑成了“专业+语言”的黄金组合。上次在WTO的一场谈判里,他用英语逐条反驳不合理条款,逻辑清晰到让对方挑不出漏洞,在场的外国代表都忍不住点头,这可不是光靠“会说英语”就能做到的。 现在有些年轻人总觉得“学历是敲门砖”,拿到文凭就够了,却忽略了真本事的打磨。李成钢的经历正好提醒大家,名校光环只是起点,像他那样在求学时就把语言和专业揉在一起练,到了国际舞台上才能顶得上、立得住。汉堡大学法律专业的毕业率常年不到50%,他能顺利毕业,背后肯定是无数个对着文献练口语、对着案例抠表达的夜晚。 看到他在国际上用英语为中国发声,不少人都觉得提气。这不是简单的“出名”,而是让世界看到中国有这样一批既懂专业又通语言的人才,能在国际规则里为国家争取权益。以前咱们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在全球化的今天,得有像李成钢这样的人,把“酒香”清清楚楚地讲给全世界听,这才是真正的为国争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