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终还是批准通过了。乌克兰迎来好消息。   就在乌克兰人快要扛不住俄军一轮接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21 17:44:26

美国最终还是批准通过了。乌克兰迎来好消息。   就在乌克兰人快要扛不住俄军一轮接一轮的空袭时,美国那边终于松口了——环球网引述美国国防部18日的消息,美国务院正式批准向乌克兰出售价值1.05亿美元的“爱国者”防空系统维护设备。   这个消息一出来,基辅街头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倒不是说这钱能立马扭转战局,而是这群快被导弹和无人机炸得没脾气的人,总算看到了点撑下去的希望。   其实熟悉局势的人都知道,这援助早该来了,甚至可以说晚到了让人着急的地步。就说11月初那回,俄军连夜出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大批无人机,对着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和能源设施一顿猛轰,波尔塔瓦州、哈尔科夫州这些地方的电站直接被干瘫痪,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隔天就宣布,包括基辅在内的大部分地区要全天分时供电。   更惨的是8月底那次,俄军一口气砸了458架无人机和45枚导弹,虽然乌军拦下来不少,但还是让多个城市陷入停电停水的困境,基辅的佩切尔斯基区都烧起来了,能源部长格林丘克直接说这是冲突以来针对能源系统最集中的攻击。   乌克兰人怕的不是前线打仗,是冬天里没暖气没热水的日子。俄军这招专打能源设施的战术,就是想熬到冬天把乌克兰人生生冻服软。   而乌克兰手里能扛事的防空武器里,“爱国者”绝对是顶梁柱。可谁能想到,这根顶梁柱最近快撑不住了。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前副总参谋长罗曼年科上个月就说了,“爱国者”的拦截率从之前的42%直接跌到了6%,简直是断崖式下滑。   为啥会跌这么惨?不是“爱国者”本身不行了,是俄军的导弹玩起了新花样。罗曼年科特意提到,俄军给“伊斯坎德尔-M”和“匕首”导弹做了软件升级,飞到最后阶段突然变轨,“爱国者”根本跟不上它的节奏。   更损的是,俄军还摸清了“爱国者”的部署规律,专门挑防御薄弱的地方打,要么就用改进型导弹饱和攻击,一套组合拳下来,乌克兰的防空网到处是窟窿。   泽连斯基之前急着跟美国谈25套“爱国者”的供应合同,就是知道现有的这些快扛不住了,可新系统交货得好几年,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把老的修好用好。   所以这次美国批准的1.05亿美元维护设备,说穿了就是“救命钱”。虽然国防部没明说这笔钱具体买啥,但明眼人都能猜到,肯定是“爱国者”最缺的零部件、雷达校准设备和备用弹药。   之前乌克兰的防空部队就透露,有些发射车因为缺零件只能轮流开机,导弹打出去后补给也跟不上,碰到俄军大规模空袭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了这笔援助,至少能把那些趴窝的“爱国者”修起来,弹药库也能补点货。   这援助来得不算意外,毕竟美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崩盘。从冲突开始到现在,“爱国者”就是西方援助的标杆,要是连这个都保不住,不仅乌克兰的能源系统要彻底瘫痪,其他欧洲国家也得慌。   德国上个月就赶紧补了两套“爱国者”,首批发射车都已经运到乌克兰了,就是怕乌克兰的防空线垮了,战火顺着边境烧到自己家门口。美国这次跟上,说白了也是和欧洲盟友打配合,稳住乌克兰的后方防线。   不过高兴归高兴,乌克兰人心里也清楚,这点援助只能解燃眉之急。1.05亿美元看着不少,但分摊到每套“爱国者”的维护上就没多少了。而且俄军的打击频率越来越高,11月9日那次空袭,直接把乌克兰中央能源公司的所有发电设施都炸瘫痪了,这种强度下,就算“爱国者”修好了,能不能防住还是个未知数。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援助从来不是白给的,之前就有消息说美国要乌克兰把所有自然资源的未来利润都放进联合基金,先还援助的钱再加4%的利息,泽连斯基当时就硬气地说不承认这是贷款。这次的维护设备背后有没有附加条件,现在还不好说。   还有个现实问题摆在那:援助批了不代表马上就能到。之前德国承诺的“爱国者”分两阶段交付,光发射车就等了一个多月,后续设备还得再等两三个月。   乌克兰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离冬天最冷的时候没剩多少天了,要是维护设备不能及时到位,就算批了钱也没用。而且俄军肯定不会等着乌克兰补装备,最近的空袭一次比一次狠,就是想在援助到位前把乌克兰的抵抗能力打垮。   但不管怎么说,这笔援助还是给乌克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至少现在乌克兰的防空部队不用再拆东墙补西墙,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拦截俄军空袭上。   泽连斯基之前说要每年争取一批“爱国者”,这次的维护设备虽然不是新系统,但至少让现有装备能发挥作用,也给后续争取更多援助铺路。   说到底,这场冲突里最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不管是“爱国者”还是“匕首”导弹,只想要个能取暖的家、能正常供电的房子。   美国的这笔援助能不能真正帮到他们,关键看能不能快点到位,能不能让“爱国者”重新挺起腰杆。毕竟冬天的寒风不等人,乌克兰的防空系统,真的没时间再等了。

0 阅读: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